站內檢索
佛法真義與我們的未來——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一書有感
人類自誕生以來,物質文明呈現加速度發展的態勢。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在原始文明階段,人類的物質生產能力和財富積累狀況,在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維度上都沒有絲毫變化,而進入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以後,二百年間的發展超過此前上千年的發展,進入資訊化時代以後,十年的發展就有可能超過此前百年的發展。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在1998年合計為31.35萬億美元,到2018年便已經達到了85.79萬億美元,接近翻了兩倍。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人類社會財富總量的增長速度仍然是驚人的。這給人一種錯覺:人類的歷史是不斷進步的,而且進步的步伐在加快。
一部新時代的佛教類書——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佛教經藏可謂「文積巨萬,簡累大千」,佛教的教義與相關的生活內容也是條流深廣,卒難詳覽,於是中國佛教的書寫傳統中,就有了一類可以稱作「類書」的佛教典籍,即把佛教的歷史、法義、修行儀軌及日常生活制度等事項,以類編排,並簡明扼要、辭略意曉地對所擇選的條目內涵進行釋義。從形式上看,這類佛教圖書是作為一般信眾初入門的指導書籍;實際上,一部有特色的佛教類書是集佛教的歷史與義理知識、修行與生活軌範等諸多方面為一體的綜合性佛教百科全書。
學習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的一點感想
第四期人間佛教座談會期間,學者們談論最多的,是星雲大師剛剛出版的新著《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再讀大師這部書,又有一些感想。關於佛教尤其是中國佛教今後發展方向問題,我們更加有了清晰的輪廓,那就是這裡歸納為一個階段性的結論:那就是以原始佛教為基礎,以大乘佛教為指導,以中華文化為歸宿, 以人間佛教為導向。
佛法世法,不一不二
《星雲大師全集》第二十冊《佛教•教用》,顧名思義即佛教應用學,是闡述佛教如何影響各行各業,及應用於藝術文化和生活修行的指南。佛法真理立足於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用於入世,能經世致用;用於出世,則能超凡脫俗。
歡喜、希望和信心—讀《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一點清思
從「三觀一化」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論現代人間佛教理論、實踐三大方向—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有關闡釋為中心
星雲大師與中國大乘佛教的三大傳統
現在說起星雲大師,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有些平時根本不關注佛教甚至跟佛教八竿子都打不到邊的人居然也知道星雲大師,並對他感興趣。這兒我不妨說個事。現在朋友間流行微信聊天群,我也加入了一個聊天群。今年九月十八日,星雲大師在浙江大學作了題為︿禪是一朵花的演講,第二天,就有某甲在群裡沾沾自喜地說自己去浙大聽星雲大師演講了,並上傳了星雲大師的照片,配以﹁慈眉善目,慈祥老人﹂的文字說明,結果引來抱怨聲一片,很多人責怪他太自私了,怎麼不事先通報消息怎麼不帶我也去聽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