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需要「人間解釋」——論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創造性解釋
本文認為:佛教思想與實踐自進入中國之始就離不開詮釋的問題,佛教的詮釋思想對佛教中國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早已成了中國佛教寶貴而深刻的記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同樣離不開詮釋的問題。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先後有過兩個不同角度的概括,他稱之為「人間佛教的精神」或「人間佛教的宗要」,其一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其二是「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事因緣,心意和樂」,這兩個精神或宗要,其基本含義是一樣的,都是在解釋時突出了佛教的人間性。
人間佛教與當代公共哲學的建構
發源於古印度、流布極廣、在現實中仍然有著巨大社會影響力的佛教,無疑是我們思考「公共性」、構築現代「公共哲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的思想資源。特別是星雲大師宣導的人間佛教的理念和實踐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全世界開花結果,成為佛教實現現代化轉型的典範,因此本文試圖從「公共性」的角度對人間佛教作出新的詮釋。
管窺阿毗達磨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法數思想略論
本文以「法數」作為一種思想概念,探討「阿毗達磨思想與人間佛教思想的關係」,思索此思想概念所建構與系統化的意義,用以看待阿毗達磨與人間佛教義理思想的關聯的一道樞紐,算是一項新鮮的嘗試。內容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針對阿毗達磨法數思想予以統整的論陳,作為銜接背景知識的基礎為主。第二部分,發現星雲大師將其一生弘法隨機散說的一切經法,分門別類的解說,而自成一套完整有系統的法門,就是一種阿毗達磨者的研究方法,也構成了人間佛教義理的思想體系,可視為人間佛教教理與修學的基礎。最後一部分,探討「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法數思想,通過對學術理論探索,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發掘人間佛教思想的奧義,再深化、再發展其思想蘊涵。
難得好書――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的深度閱讀
星雲大師以佛光山和各處別分院作為基地推行人間佛教,在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已蔚為一股當代佛教運動,導引眾多佛教行者的生活實踐,並為廣大人群提供心靈成長資源。星雲大師開展與創建人間佛教的功績卓著,然學界對其人間佛教之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明顯落後於實際發展進度,尚未形成體系化觀點,如此無由幫助各界人士對人間佛教獲致具廣度與深度的了解。程恭讓教授所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的出版,填補一些空白,使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體系化研究更向前邁開一步。程教授學養精湛,學術觸角深入佛教經論義理與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更長期致力於人間佛教鑽研,能從多元寬廣視角觀照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審視其開展歷程的脈絡與線索,解析其思想理念的內涵與特質,探索其思想詮釋的佛教義理基礎,層次豐富,脈理分明,堪稱一大佳作。
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宣導與創立――讀程恭讓教授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人間佛教是當前漢傳佛教的主流,這已是佛教界、學術界的基本共識。而星雲大師無疑是人間佛教運動的傑出代表。如何全面理解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及其在人間佛教運動中的貢獻,卻又是頗為困難的學術課題。程恭讓教授的力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台灣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3),從人間佛教運動的整體脈絡中來把握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透過「理論」與「實踐」、「宣導」與「創立」兩對概念來揭示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運動中的特殊貢獻,從而開拓了星雲大師及人間佛教研究的新範式。
演繹人間佛教的新力作――評程恭讓教授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在一個流行「微信」的時代,突然拿到一部厚達八百頁的新著,我的內心有一種「震撼」的感覺。不過,當我讀到程恭讓教授的新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時,雖然厚重到八百頁之巨,卻依然有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作者努力將星雲大師放在中國現代佛教發展的整體脈絡裡來解讀,我們這些自以為對星雲大師有所了解的老學生,依然從程教授的新著裡得到很多新的資訊,讓我們對大師有了更深的理解。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評介
2015 年3 月程恭讓教授出版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一書,該書在2015 年3 月江蘇宜興大覺寺舉辦「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上正式與大陸學者見面。 本書分為四卷。卷一題「星雲大師與二十世紀人間佛教」,包含三篇長文,分別討論星雲大師在現代人間佛教近百年發展歷史以及元明六百年來漢傳佛教革新、轉型歷史中的地位與作用。
「方便善巧」與人間佛教――《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略評
自二十世紀太虛法師宣導「人間佛教」以來,經過海內外佛教界眾多僧信人士數十年的宣導和實踐,「人間佛教」理念及其價值已經愈來愈得到廣泛的認可,目前已成為當今中國佛教的主流趨勢之一。在人間佛教推廣的歷程中,以台灣星雲大師及其領導的佛光山,貢獻尤為卓著,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對於星雲大師及佛光山的「人間佛教」理念及實踐,也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近二十年來,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研究的成果也不斷出現。最近,台灣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了程恭讓教授經時四年的研究成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一書,細讀之餘,頗多感觸。於此發表一些感想,向同道求教。
人間佛教重大理論與現實課題的深度解析――評程恭讓《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人間佛教的宣導與創立是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發展歷程中最重大的事件。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程恭讓教授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高雄:佛光文化,2015 年3 月初版),全文51 萬字,正是對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最新力作。程教授參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研究工作已二十多年,他受星雲大師的邀請,先後於1990 年參與了佛光山《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的編纂工作,1999 年總策劃《法藏文庫》的工作,2012 年兼職擔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對人間佛教的研究十分深入。
歷史義理 相得益彰――評《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果說人間佛教代表了漢傳佛教的現代化、國際化形態,代表了漢傳佛教未來的走向,代表了與日本批判佛教以及歐美參與佛教有著重要區別,但同屬佛教現代轉化過程中重要的表現形式,教界學界恐怕都不會再有異議。同時,雖然有此共識,但無論從一百多年來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進程而言,從一百多年來為佛教現代化努力的眾多僧信大德而言,還是從現代人間佛教各道場的實際發展狀況而言,甚至從未來人間佛教的發展趨勢而言,人間佛教的理論建構、未來的實踐發展以及研究都仍然是多元的,因此「人間佛教」這一概念都更加描述佛教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各種現代化的形態、各現代化的道場所建構的理論以及實踐形態之間,擁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而不是指現代佛教明確擁有著共同的現代實踐形式或共同體現了一定的佛教義理。一方面,多元的人間佛教格局的發展方興未艾,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學界對於人間佛教的研究也呈現出多元的格局,無論對於人間佛教發展過程中各位僧信大德的專門研究,還是對現代著名的人間佛教道場的研究,成果都非常的豐碩,出現了多元的解釋模式和詮釋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