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人間佛教對老人關懷之探討——以宜蘭仁愛之家日托班為例
台灣在1993年時老年人口比例即達7%,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並逐年遞增,迄2011年已占總人口比率10.74%,這同時又受到低出生率少子化的影響,以及台灣民眾受縛于儒家傳統孝養思想,無法像歐美西方家庭接受在養老院終老的觀念,因此,更突顯台灣老年照護的急迫需求。早期相關學術研究,主要針對政府老齡長期照護的政策研究,近幾年才出現老年日間照顧的探討。 老年人口預估已達12.5%超出全國平均比例的宜蘭地區,歷年來分別有天主教、基督教和佛教團體試辦過老人日間照顧,卻少有成功者,迄今卻未見任何有關這些宗教團體老年日間照顧的學術研究,故值得本論文以其中唯一成功由星雲人間佛教所辦的宜蘭仁愛之家日托班,在未蒙政府任何補助情況下,十多年來仍能成功經營的實例做深入探討,以瞭解星雲人間佛教透過日間照顧給予老人何種關懷?成效如何?以及在未來永續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並藉以瞭解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老人參與日間照顧的決定因素。 本研究方法主要為質性研究之文獻觀察的比較與分析、實地的參與觀察以及透過仁愛之家工作人員、日托班學員與其家屬的深度訪談。希冀藉此論文呈現出基於星雲人間佛教對老人的關懷,所經營的老人日間照顧的成功模式,以做為未來有意辦理老人日間照顧者的參考。
星雲模式之歷史性成就
宗教的核心在信仰,扭轉傳統宗教之頹勢,成功實現現代轉型的關鍵在 於重建信仰。是否真信仰?感知在心。近代中華佛教信仰重建大體有兩條 途徑,其一重在依經建立,即重建某一部或多部佛經的唯一信仰權威這是 唯識學者等人所走之路。其二重在內心的宗教體驗,並輔以經論驗證。這是 太虛力主的堅持中華佛教本之路。人間佛教的星雲模式真正打通了第二條 信仰重建之路,這是其劃時代的歷史性成就之一。傳統佛教雖應了中國宗 法社會,但並沒從根本上處理好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大多數情形下不是依附 於社會上層,就是厭社會,與社會隔離。星雲模式的歷史性成就之二,就 是證明了這兩端都錯,探索出在現代社會處理好信眾與團之間的關係,佛 教與知識份子的關係,佛教徒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有效方式方法。本文主要就 此兩點作了深論證。
人間佛教之平面弘法傳播 ──《人間福報》弘法服務為例
人間福報創辦之初,正逢台灣經濟景氣走下滑,政黨意識形態鬥爭加遽,財團併購媒體的轉折期。星雲大師力挽狂瀾,除了以文載道,倡議人間佛教理念精神;並將三好、四 給、五和之理論與實踐推廣到社會各界;同時推動媒體環保日,設立真善美新聞傳播獎鼓勵優秀媒體從業人員。人間福報創社十五周年,與時俱進,將重要政策、經濟、民生等時事新聞置於頭版,以焦點取代創刊以來的﹁奇人妙事﹂。讀者在悲喜交摻的人間新聞中,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說:看人間福報,如同閱讀一部現代大藏經。本文以人間福報創辦、發展及其影響為例,進一步闡揚人間佛教在當今社會多元的媒體弘法面貌與趨勢。
音樂文化的涵化與本地化─從明清時期在華耶穌會教士對華人教會音樂發展之影響談起
本文將透過音樂歷史回顧及實際田野訪談的方式來檢視目前大陸華人教團本身如何因應現代社會之變遷,在教會禮儀音樂方面,進行“本地化"的工作,並進而針對其缺失提出建言。
談佛光山梁皇法會之儀軌與梵唄
佛光山所舉辦的「梁皇法會」經數十年來的演變,已有其既定的儀軌與唱腔,現就「儀軌與梵嗔」的部份略述之。
梵唄音樂與佛教教義關係之研究
從現有相關的文獻一佛教音樂的學術論文中,較偏重音樂的形式與歷史發展。因此,本文將以梵唄音樂與教義的關係作為專題的研究報告。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 一、了解宇宙人生與佛教教義的意義是什麼? 二、了解梵唄音樂與佛的教義究竟有何關係? 三、未來該何去何從?
融攝與對話—佛教與科學關係的兩種表現形式之比較
太虛大師「現實之理」的思想與特質
人間佛教思想與當代管理之道
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對於傳統佛教的消極避世流弊具有對治作用,使佛教植基於其深邃的般若智慧,能積極走入社會人群以從事濟世事業,尋求在利他活動當中實現生命人格的圓滿。人間佛教的財富觀並不對金錢抱持負面觀感,而主張善用財富來提升人類福祉與推展佛化事業,促進此土世界的淨化,如星雲大師在〈我推動人間佛教〉一文說:人間佛教就是要從淨化心靈的根本之道做起,但也不是因此而偏廢物質方面的建設,而是要教人以智慧來運用財富,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從而建設富而好禮的人間佛教。收於人間佛教的發展這種佛教思想與實踐的人間轉向,使佛教與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面向得以緊密銜接,從而對世間活動提供智慧指導。
增進未來社會福祉之人間佛教展望與挑戰
台灣當代「人間佛教」的推動與實踐是全球佛教現代化的重要指標,被視為是展現佛教的社會責任之典範。許多有影響力的佛教團體除了積極弘揚佛教的教義與修行之外,同時也強調佛教的社會責任,增進社會福祉。具體展開的推動包括扶貧與災難的救助、推動環保生活、參與臨終關懷與生命教育、人心淨化以增進社會和諧,甚至開發更符合社會公義的社會企業等等。台灣推動的「人間佛教」從思想史來看,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佛教現代化的發揚,而中國現代化則與很大程度上是與世界現代化碰撞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