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的藍圖(一)
本文的主旨不在高談人間佛教的理論,也不拘泥於一般學術論文的格式,只是有感於過去學者們常把佛教的理論搬來搬去,說是論非,分歧思想,造成佛教的四分五裂,殊為可惜。 其實,佛教本來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道理不在辯解,而重在同一信仰。就等於吾人經常閱讀經文,義理明了;閱讀註解,反而不知所云。佛教的學術論文,重在給人信心,給人明白,給人一以貫之,對義理融會了然。佛教常講般若智慧,為的是去除分別;但實際上佛教界過去的各宗各派、各種議論,重重疊疊,異說紛紜。雖說佛教博大精深,但歧途雜論,未能有益於佛心證道,明白說,我們並不喜歡談是論非的佛法,我們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易懂難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講經說論,可以舌燦蓮花,滔滔不絕;講說人間佛教,何其難哉!即使能講人間佛教,也是膚淺的口號,不能身體力行。人間佛教是實 用的佛法,行住坐臥、衣食住行、舉心動念,哪一項生活能離開人間佛教呢? 吾人雖生在人間,猶如身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今為幫助世人一窺人間佛教的風貌,僅就佛法經論、古德懿行中,有關人間佛教的各項實踐,整理而略論倫理觀(居家之道)、道德觀(修養之道)、生活觀(資用之道)、感情觀(情愛之道)、社會觀(群我之道)、忠孝觀(立身之道)、財富觀(理財之道)、福壽觀(擁有之道)、保健觀(醫療之道)、慈悲觀(結緣之道)、因果觀(緣起之道)、宗教觀(信仰之道)、生命觀(生死之道)、知識觀(進修之道)、育樂觀(正命之道)、喪慶觀(正見之道)、自然觀(環保之道)、政治觀(進修之道)、國際觀(包容之道)、未來觀(發展之道)如後,希冀以此建立人間佛教的藍圖與理念。
佛法真義與我們的未來——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一書有感
人類自誕生以來,物質文明呈現加速度發展的態勢。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在原始文明階段,人類的物質生產能力和財富積累狀況,在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維度上都沒有絲毫變化,而進入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以後,二百年間的發展超過此前上千年的發展,進入資訊化時代以後,十年的發展就有可能超過此前百年的發展。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在1998年合計為31.35萬億美元,到2018年便已經達到了85.79萬億美元,接近翻了兩倍。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人類社會財富總量的增長速度仍然是驚人的。這給人一種錯覺:人類的歷史是不斷進步的,而且進步的步伐在加快。
試論現代神學能給予人間佛教的參考及反思——一種宗教對話與思想借用之嘗試
筆者本文的主旨, 是想借用西方基督教神學面對「現代性」(Modernity)的議題,所能提供給「人間佛教」思想的一些參考與反思。但這並不意謂著說人間佛教的行者應該學習基督教,或者是涉及孰優孰劣的問題。而僅僅是因為在現代「基督宗教」(Christianity)神學中有出現面對此議題的相關論述,所以筆者認為或許可採取一種「宗教對話」以及「思想借用」的進路,來簡單地考察與借用一些現代「基督宗教」神學家的觀點,看看他們的思考與論述,在人間佛教思想中是否也可以有借用來斟酌思量與討論的空間。 西方宗教文化的核心是「基督宗教」,「基督宗教」在西方發展了兩千多年,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與工業文明以及後現代文化的洗禮⋯⋯,在許許多多的變化、衝下,延續至今的現代「基督宗教」神學,能給予同樣歷經許多變化與衝擊的「東方」宗教文化核心之一—「佛教」,特別是近世以來提倡之「人間佛教」什麼樣的參考與反思呢?這是筆者本文想要論述的主題。 筆者本文將以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 1909-1943)、卡爾.拉納(Karl Rahner, 1904-1984)、卡爾.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阿爾文.普蘭丁格(Alvin Plantinga, 1932- )⋯⋯等等這幾位現代「基督宗教」神學家的一些觀點,嘗試進行一種宗教哲學上「思想借用」的論述與說明,以作為現代社會中「基督宗教」與「人間佛教」之對話的可能契機與進路。
從「五乘佛法」看星雲大師判教觀和宗教對話觀的內在統一
星雲大師的「五乘佛法」是人間佛教的核心範疇。星雲大師在考察和借鑑歷史「五乘」理論的基礎上,對其重新定位,挖掘出「五乘佛法」中所蘊含的判教觀和宗教對話觀,及兩者的內在統一。星雲大師的「五乘佛法」繼承了中國傳統佛教判教理論的基本理路和框架體系,並站在時代的立場,對傳統判教觀的內容和範圍給予改造,突出「五乘佛法」的判教價值。改造後的判教理論為「五乘」體系內宗教之間和諧對話奠定了基礎,並以此開創了以人間佛教「菩薩乘」為根本究竟的相容論宗教對話理論,從而突顯了「五乘佛法」作為宗教對話觀的價值。星雲大師的「五乘佛法」理論是人間佛教建宗立說的出發點,也是佛陀本懷和宗教歸宿的完美統一。
人間佛教的「菩薩道」修持進階及其社會融入探析——以太虛、法舫、星雲三位大師為中心的考察
太虛大師宣導的人間佛教秉承了大乘佛教的菩薩道精神,立足於「菩薩道」之四攝、六度、四無量心的慈悲利他社會服務精神,彰顯出大乘佛教的人間性品格與現實主義品格,以及佛教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慈悲、戒行與般若智慧。太虛提出人間佛教的菩薩道修持,應以修持「人菩薩」為基礎,「人菩薩」思想為人間佛教的修學奠定了基礎的指導思想與方法,同時「人菩薩」與「菩薩學處」也是太虛構建起整個人間佛教與社會關係框架的重要基礎。太虛的弟子法舫曾在「三自皈依」、「五戒行為規範」的基礎上提出了建立人間佛教的「七個程序」,作為引導在家居士與出家眾的人間佛教修持與社會行為規範。佛光山星雲大師為適應當代人的心智,因時因地提出了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三學,用簡潔的語言來開示人間佛教菩薩道的社會服務精神—即「三好」、「四給」、「五和」。其中,「三好」 高度概括了「身、口、意」的佛教修持總則,引導信眾從日常行為與社會規範入手,「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真善美在現實社會裡生根。「四給」則是充分把握了「六度」之「布施」與「慈悲喜捨」的奉獻精神,「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將菩薩道精神切實地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而「三好」、「四給」的實踐理想,就是要實現「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之人間淨土。
佛光普照三千界
佛教是什麼?是哲學家的高談闊論?是芸芸眾生的祈福求祐?是隱居山林勝處的清淨閒適?是人生落魄時的消極逃避?這些詰問不絕於耳,歷代高僧大德也都根據不同的時地因緣給出了契理契機的答案。
「三好、四給」:佛教神聖與人間需要—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神聖思想研究
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具有宏大神聖性和極具深意的人間性、教育性以及文化性,尤其是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佛教思想,真正將「佛說的」佛法教義回歸到「人要的」世間,圓滿人生的需要。本文基於佛教經典有關「神聖」的論述,整合佛說「三好」與人要的「四給」作為人間佛教神聖性建設的基本研究路徑,在滿足人間生活各種需要的同時呈現人間佛教的神聖性,進而梳理星雲模式人間佛教思想如何聯通個人與社會、社會與佛教、佛教與人間、人間與神聖等關聯,以「四給」的神聖體現,融合「三好」之神聖實踐,最終呈現人間佛教神聖信仰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路徑,建立神聖性與人間性的橋梁。
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醫王
自二○一九年年末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漢爆發後,肆虐於整個中國大陸,進而擴散到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痛苦。還在瘟疫的初期階段,星雲大師就第一時間響應,撰寫了〈為新冠肺炎疫情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為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祈福,為飽受瘟疫折磨的廣大民眾祈福。
文學視域下星雲大師的文化鄉愁與民族關懷
文化鄉愁與民族關懷是星雲大師「人間文學」寫作中十分顯要的兩條思想脈絡,二者共同演繹著大師難以割捨的中華情。現以《貧僧有話要說和《慈悲思路·兩岸出路台灣選舉系列評論》為例,細緻、深入、系統全面地考察文學視域下大師文化鄉愁與民族關懷的豐富意·原鄉記憶、赤子眷戀、文化認同、傳統弘揚,是大師文化鄉愁文學書寫的四個維度;慈悲看台灣智慧觀兩岸,乃大師民族關懷文學星现的兩個層面。文章創造性地提出「人間文學」這一概念,並釋解其涵、特質,強「人間文學」植根於人間佛教,給人智慧、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此外,對大師以文弘法的傳教理念以解讀,明確其為佛教文學立的全新典範,進而肯定大師在佛教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
人間佛教視域下的山林佛教研究—從星雲大師的山林佛教觀談起
本文從星雲大師論述山林佛教和人間佛教的文本出發,探討山林佛教在當代人間佛教蓬勃發展背景之下的定位、作用、建設等問題。人間佛教並非通過地域、人物、時間等劃分,而是看其是否能夠圓滿人的生命,是否可以帶給人幸福等特質進行劃分。因此,在星雲大師眼中,人間佛教真正反對的不是山林佛教,而是對於佛教和社會的發展具有消極影響的佛教。實際上,山林佛教在古代是佛教徒的重要修行地,還對佛教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山寺也為很多古代學子們提供修學場地。而在當代,除了作為僧人的修學場地,同時也可以作為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教育基地,山僧的護林行為還能起到保護山林、宣傳環保的作用。在當代社會的山林佛教建設應與時俱進而又不失佛教特色,以便讓山林佛教更好地服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