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善巧方便思想研究—以《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為中心
星雲大師認為,善巧方便不僅是佛陀說法度眾之根本依據,同時也是中國佛教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關鍵,更是當代人間佛教理論構建與實踐展開之依據。以上三點,共同構成了星雲大師善巧方便思想的基本内容。星雲大師的善巧方便思想,既源於他對大乘佛教菩薩道精神的體認,亦源於對人間佛教事業的理論深研和實踐探索,更源於他對當代人間佛教理論實踐渡展本身所作的深刻反思,其不僅對佛光山今後的發展,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對人間佛教整體事業在未來的發展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星雲大師善巧方便思想研究—以《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為中心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民間信仰思想研究
本文認為有關民間信仰的思想不僅是星雲大師早期「宜蘭經驗」的深層內涵,也是其人間佛教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因此對大師民間信仰思想的發展過程、主要理論及其思想價值做了深入細緻的梳理及考察。尤其是,本文在二十世紀中國信仰文化演進的脈絡中,理解星雲大師對迷信價值再估定的理念,大師相關的論述及其思想指向,構成我們觀察二十世紀漢傳佛教思想發展、觀念變遷乃至二十世紀中國信仰文化思想發展脈絡的一個極具指標意義的重大思想事件。
推薦序—創造時代的佛教人間化理論與實踐──喜讀程恭讓教授《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鴻文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律學思想研究
戒律是佛教三學之首,在佛教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星雲大師的律學思想在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星雲大師戒行精嚴,他以回歸佛陀本懷為旨,根據傳統佛教戒律制定人間佛教現代律儀制度。重視僧團和合,宣導男女平等和僧信平等,創立佛光山檀講師制度,重視發揮居士的作用。星雲大師的律學思想及其制定的佛光山現代律儀制度,為傳統佛教戒律如何適應現代社會提供了成功借鑑,推動了人間佛教的現代化發展。
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研究
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思想符合了清代以降淨土宗的世俗化趨勢,其以太虛大師以來的人間佛教與人間淨土思想為直接理論來源,同時圍繞當代社會問題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論内容。他以人間淨土思想作為人間佛教理論在實踐上的最終呈現,並充分整合傳統唯心淨土與彌陀淨土,化為己用。其所擘劃的人間淨土藍圖分別在個人、家庭、社會三個層面展開,體現了建設人間淨土的現實性與可行性。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思想是淨土信仰在當代新的呈現方式,賦予了淨土信仰新時代的生命力。他充分整合現代與歷史雙重資源,為人間淨土的建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向。此外,其人間淨土思想還與傳統儒家大同理想社會以及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理想相一致,更吻合了世界範圍內宗教世俗化的發展趨勢,並將對後者產生持續的影響。
人間佛教兩性平等思想研究
自太虛大師宣導現代人間佛教以來,男女兩性平等問題逐漸引起佛教界廣泛關注。民國時期太虛大師以及「菩提精舍」女眾都對這一問題作出了積極回應,基本達成了尊重女性人格、維護女性權益、宣導男女地位平等的共識。1949 年之後,在星雲大師、印順導師、聖嚴法師和昭慧法師等人的推動下,台灣地區人間佛教兩性平等思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世紀八〇年代以後,大陸地區的人間佛教重新煥發生機,人間佛教兩性平等思想亦隨之獲得發展,大陸佛教女眾的整體地位得到顯著提升。
難得好書――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 的深度閱讀
星雲大師以佛光山和各處別分院作為基地推行人間佛教,在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已蔚為一股當代佛教運動,導引眾多佛教行者的生活實踐,並為廣大人群提供心靈成長資源。星雲大師開展與創建人間佛教的功績卓著,然學界對其人間佛教之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明顯落後於實際發展進度,尚未形成體系化觀點,如此無由幫助各界人士對人間佛教獲致具廣度與深度的了解。程恭讓教授所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的出版,填補一些空白,使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體系化研究更向前邁開一步。程教授學養精湛,學術觸角深入佛教經論義理與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更長期致力於人間佛教鑽研,能從多元寬廣視角觀照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審視其開展歷程的脈絡與線索,解析其思想理念的內涵與特質,探索其思想詮釋的佛教義理基礎,層次豐富,脈理分明,堪稱一大佳作。
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的宣導與創立――讀程恭讓教授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人間佛教是當前漢傳佛教的主流,這已是佛教界、學術界的基本共識。而星雲大師無疑是人間佛教運動的傑出代表。如何全面理解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及其在人間佛教運動中的貢獻,卻又是頗為困難的學術課題。程恭讓教授的力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台灣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3),從人間佛教運動的整體脈絡中來把握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透過「理論」與「實踐」、「宣導」與「創立」兩對概念來揭示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運動中的特殊貢獻,從而開拓了星雲大師及人間佛教研究的新範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