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實踐
由於「人間佛教」已經不僅是一種學術思潮,而且是改善人生和造福社會的行動,也是具有國際影響的佛教現代化的轉型實踐。而今人間佛教回傳印度,不僅是實現星雲大師「法水長流五大洲」願景的重要部分,也可以為更多的「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實踐,提供寶貴的經驗。本文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傳印度,是印度佛教復興的一個組成部分,還是中國佛教國際化的一個部分。並說明人間佛教屬於「中國化」的現代漢傳佛教,與現存的印度佛教在佛典、儀式、融和性、寺廟建設和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區別。最後,希望能以佛光山的國際弘法經驗,為更多的「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實踐,提供經驗和借鑑。
第五章 印度佛教—橫向視野中的人間佛教
略談中國現代佛教新舊之爭中的江浙叢林
什麼是人間佛教﹖這是當代佛教界一個見仁見智、眾說紛紜的課題。星雲大師曾多次說過: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人間佛教就是漢傳佛教。佛教產生自印度,傳入中國之後與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了有別於印度佛教的漢傳佛教傳統。清末民初以來,中國佛教走上改革與復興之路,人間佛教就是近現代佛教改革暨佛教現代化運動中出現的新佛教思潮。
人間佛教和中國佛教的未來
佛教傳入中國,佛典開始得到翻譯和流傳,始於西元二世紀後漢桓帝時代。自此以後,在王朝的興亡盛衰以及各朝各代治世的背景下,譯經僧陸續從印度、西域來到中國;其中也有從中國前往西域、印度求法的僧侶,他們擔負起譯經僧的角色,並在回國後開始弘揚佛教,佛教因此逐漸在中國社會產生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佛教吸收了中國固有的思想及信仰,呈現出了與印度佛教不同的風貌。因此,這種已成為中國化且延續至今的佛教,我們總稱為中國佛教 (Chinese Buddhism)。
佛教與中國文化
中國佛教是由漢語系、藏語系和巴利語系(上座部)三支佛教匯合而成,擁有的佛教典籍最豐富、教派最齊全,是十三世紀印度佛教被消滅以後,保存佛教最完整的典型代表。探 討「佛教與中國文化」,應當分別就漢傳佛教與漢族等傳統文化、藏傳佛教與藏族等傳統文化、上座部佛教與傣族等傳統文化進行分析研究,然後再加以歸納,進行綜合研究,得出相應的結論。但由於多種原因,本文要著重探討的是漢傳佛教與中國文化中儒、道文化的關係,以下的論述都將圍繞這一重心展開。
中國佛教人文精神的歷史與未來
中國佛教淵源於印度佛教,而形成發展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佛教師保持了印度佛教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又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特質,其中最突出的是其對現實的人和人生問題的關注,這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特點。發揚中國佛教關懷現世現生的人文精神,使佛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不僅有助於現代的社會和人生,而且對佛教在現代及未來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佛教回傳印度之比較研究 ── 達磨波羅大菩提會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
本文基於2014年底筆者對印度新德里之大菩提會佛寺和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的訪問和訪談,以及相關文獻資料來討論。印度佛教自中世紀凋零,十九世紀後由達磨波羅及其大菩提會重新引入印度,大菩提會當年的努力及其在印度的發展狀況,既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背景,也是剛在印度起步的佛光山道場可以借鑑的寶貴財富。本文比較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歷史背景、弘法思想和弘法內容及方式。文章旨在對星雲大師所推動的人間佛教在印度的進一步繁榮,提供一些基於實地觀察和文獻資料的研究。
佛教戒律與佛教未來之發展
本文擬通過考察中國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與歷史演變,來探討分析佛教戒律與佛教未來發展的密切關係,並一方面說明佛教戒律對促進現代人日趨於善和提高道德品格,仍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我看人間佛教
本文試從歷史的發展演變,說明人間佛教在當代的必然性。二十世紀以來海峽兩岸人間佛教的興起及以佛光山為中心的人間佛教弘揚繁盛,其實質就是漢傳佛教人間化在當代的復甦。自從譯經開始,印度佛教在中國就開始了在地化進程,這一進程是和中國文化相互衝突、相互融和的過程,而人間化是推動這一過程的核心動力。從華夏宗教發展歷史,無論禪宗、南宋朱熹、明王守仁等儒家心性說,無論佛教的漢化,還是三教合一說的盛行,乃至民間宗教的興起等,都難以迴避社會人生或人間塵世的因素。清末民初,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就是對治時弊的解藥。今天台灣人間佛教的發展本質上就是宋代禪佛教在當代的復甦,其核心內涵就是人間佛教。從佛光山四大宗旨的發展事業,總結得知佛光山人間佛教代表了近百年來最有意義的中國佛教復興潮流,也體現了未來中國佛教進一步走向現代化、走向世界化的一個重要趨勢。
我對人間佛教歷史定位的理解
如何認識人間佛教,目前在學界和教界乃至其他社會領域還都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人間佛教是一個派別,一個宗派,還是諸多佛教思潮之一,甚至人間佛教是不是佛教,以及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的區別和聯繫等等問題的存在,都說明人間佛教的內涵定性和歷史定位,依然是一個尚未獲得明確而一致看法的問題,值得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