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論唯識——兼論一些相關的唯識學理論
筆者在本文中,將星雲大師對唯識學的相關論說,分成:「對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歷史論述」、「對中國法相唯識宗的歷史論述」、「對唯識學的教理論述」等,來加以闡釋。其中在「對唯識學的教理論述」方面,大師解說的特別突出之處在於:一、關於「阿賴耶識」的比喻與說明,大師曾以「田地、倉庫、大海、命根」這「四種比喻」說明「阿賴耶識」。二、關於「四分」說的解釋,大師還曾以生動的「照相」譬喻,說明複雜的「四分」說(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三、對「三性」與「三無性」的解釋,大師則以「有」和「非有」二個對反觀念,簡潔清楚地解釋「三性」與「三無性」。四、對「轉識成智」的說明,大師亦簡易地解釋了有關唯識學成佛的修練。五、唯識教理與禪話結合的譬喻故事,大師以非常活潑生動的故事,將唯識教理與禪話結合,讓人獲得如醍醐灌頂的日常生活智慧。這是筆者覺得星雲大師論述唯識學之慧黠與有特色之處。 另外,在本文中,筆者亦針對一些星雲大師曾解說過的唯識學相關概念以及理論,如「阿賴耶識」、「四分」說、「三性」與「三無性」、「轉識成智」……等,進行了更深一層的考察、論述與研究,以期使能更清楚地明瞭這些複雜與深奧的唯識教義,並期許與大師的解釋互相發揮與呼應。
論星雲大師文學創作中的譬喻故事
星雲大師的文學創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旁徵博引,其中就包含對於佛教譬喻故事的引用。佛教譬喻故事情節曲折,意涵豐富,是佛教文學中廣受喜愛的表現形式。星雲大師各種文體的文學作品中對譬喻故事的引用與講解,因傳播目的和對象的區別而展現出各異的特點,無論是論文中對佛教義理的形象化表現、講話中對佛教經典的通俗化闡述,還是藝文中對佛理指導生活的日常化解讀,都能體現出星雲大師對譬喻故事的深入解讀與圓熟運用。總之,星雲大師文學創作中對譬喻故事的引用,旨在以更為通俗化的語言形式接引信眾,傳揚人間佛教,弘法利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