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社會和諧,共3筆結果:
社會關係網絡中的人間佛教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陋室銘〉揭示山、水為人景仰不在其高低深淺。同樣的,宗教的價值與意義,不會因其信徒人數、建築宏偉而定,而是依其能為人類帶來多少心靈價值、社會和諧而定。
/periodicals/1a246a0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淨.靜.境.竟——禪修之道探討
人間佛教的普世價值,就是應用佛陀的教法,解決人生的問題,進而達到世間與出世間的圓滿。從現代的文化來說,即追尋人生的價值,從自我的角度,提升、淨化至達到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五和」為終極目標。而「五和」目標的起點及基礎即是自心和悅,但如何才能自心和悅呢?特別在二十一世紀,高度的競爭使現代人身心面臨全方位的挑戰,例如:生活中的壓力、期望高於現實而產生的壓力、社會不穩定帶來的壓力、現實超過想像的壓力,故造成憂慮、妄想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
/periodicals/17b2314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