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人間,共2929筆結果:
近世東亞文化交流中的禪宗
綜觀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佛教始終是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例如中日之間,從「入唐八家」、歷經宋元時期的五山禪僧,乃至於明清之際東渡日本的黃檗宗,在彼此溝通交流的舞台,佛教始終扮演著積極的作用;中韓之間亦然,在朝鮮崇儒抑佛政策大行其道以前,曰佛教為兩國相互觀看交流最重要的平台殆無疑義,新羅金地藏、《高麗大藏經》等相關故實已然膾炙人口。
/periodicals/13ea054f-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的現世關懷
韋伯(M.Weber)在《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04)一書,探討基督新教的合理化發展與現代資本主義之間,存在著選擇性的親近性,開啟宗教對現世文明影響分析之先河。韋伯晚年寫成的《世界諸宗教的經濟倫理》,更進一步檢視不同宗教對現世經濟生活所抱持的態度,以突顯出基督新教現世宰治(inner-worldly mastery)的性格。
/periodicals/659a8a0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十至十四世紀《法華經》扉畫的演變
大約唐朝玄宗(712-756 在位)初年,西京(今陝西長安)龍興寺有位楚金禪師,於靜夜持頌《法華經》,當頌到第11 品〈見寶塔品〉的時候,身心彷彿進入禪定的狀態,忽然見到多寶塔現在眼前,釋迦牟尼的分身佛遍布天空。楚金禪師感動地淚如雨下,於是開始布衣一食,足不出戶,六年後誓建多寶塔。據說楚金的誠心感動了佛,因此「感通帝夢」,唐玄宗便派宦官前來捐錢幫助建塔,並頒賜匾額。建塔完成時,楚金禪師遂與同修大德49 人,相約每年春秋兩季,舉行「法華三昧」的懺儀,唐玄宗並降旨成為固定法事。楚金禪師還奉旨抄寫《法華經》一千部,其中金字36 部,用以鎮塔,又再書寫一千部,散施給大眾
/periodicals/5afb0e92-6c2f-11ef-a8d0-c9de5a43d6bf/
慈容法師訪談錄: 有容乃大—走進佛光 走向世界(節錄)
/periodicals/b131dcd6-6cb5-11ef-b9bb-c9de5a43d6bf/
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同願同行 和合共生
/periodicals/003bcc9f-ceeb-11ef-b2d8-c9de5a43d6bf/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渡海到南京古都裡的佛光山南京天隆寺
/periodicals/5c6dddb2-ce64-11ef-b5b8-c9de5a43d6bf/
湖山之間,風月無邊—讀《湖山:張岱與他的美學世界》
/periodicals/30f8cdae-fa59-11ef-abdb-c9de5a43d6bf/
《大佛頂首楞嚴經》,助我進入「心」的世界
/periodicals/da78d1d6-fa55-11ef-abdb-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的公益創新,為了化世與益人──正是「平安幸福照五洲」的寫照
/periodicals/01be5dbc-fa52-11ef-abdb-c9de5a43d6bf/
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藝術之美
/periodicals/d6c7b0b4-fa55-11ef-abdb-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