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和,共383筆結果:
夢
/periodicals/3dac7bc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大師的情懷
/periodicals/9ca3fc72-2312-11ee-a077-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的「真心觀」
「真心」思想是印度佛教如來藏心性理論發展到中國後的產物。一般而言,如來藏思想是在部派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礎上孕育而出,興起於初期大乘到晚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發展流變中,即公元三世紀左右。在隨後的發展中,如來藏思想漸與唯識理論相融合而失去獨立地位,傳至中國的正是帶有融合色彩的如來藏學說。
/periodicals/2a3cf07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淺談星雲大師的生死觀
生死問題是人們歷來關心的重大問題。我們從何而來?死後至何所?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生死?如何超越生死?這一連串十分玄妙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於人生的思考。在中國,儒、釋、道三足鼎立,儒家慎言生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生死之事,大都由釋、道二教進行解釋。佛教提出了一套對於生死的看法,希望能夠引領迷人超脫生死的藩籬,獲得解脫。佛陀當初的覺悟,是在覺悟四諦、因緣下成就的,故佛教生死觀和十二因緣說、輪迴說、涅槃說的關係十分緊密。
/periodicals/85e3ba3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奇異的金鈴
/periodicals/24c8c226-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女性的覺醒
本文摘自星雲大師著作《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其中一章,大師指出,現在是女性覺醒的時代,《妙慧童女經》印證了修行無分男女,只要有承擔的勇氣和決心,人人都可以成就。
/periodicals/cdc4e725-3335-11ed-aaec-c9de5a43d6bf/
杯子——文字的素描
/periodicals/26bac31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泰山普照寺師承宗派研究
泰山普照寺為岱陽乃至泰山地區著名的千年古剎,目前遺存元代經幢、明清碑刻、清代鐵鐘、清代鐵香爐等金石題銘,記錄了其間部分時間階段的佛教宗派字輩。雖然這些紀錄尚不能完全呈顯歷史真實的面貌,但在某種程度上還原了普照寺的佛教宗派。對於泰山普照寺佛教宗統及字輩,現在學界尚無完整的分析論述。本文結合史志文獻和實地考察現存相關金石材料,對泰山普照寺僧人的宗統和法統關係整理總結、歸納先後的師承關係,並對其曹洞、 臨濟兩宗的存在時間及轉宗時間節點進行分析,指出泰山普照寺曾經存在曹洞及臨濟兩宗的傳播及轉宗。
/periodicals/a845ee71-0de2-11ef-9bcd-c9de5a43d6bf/
家
/periodicals/6fff5da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遠觀山有色
/periodicals/33bab46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