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學佛,共105筆結果:
許下一個未來
/periodicals/2069865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入魂的體貼與貫耳的叮嚀―側寫一代宗匠溫柔而巨大的身影
/periodicals/7937ccd7-b0f5-11ee-90d2-c9de5a43d6bf/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二——殖民時期本土教團的崛起(一)
日本佛教各宗隨著殖民統治者來台布教發展,前後共有八宗十二派,發展的主力以禪宗、淨土宗、真宗系統為主。其中,禪宗來台者有臨濟宗妙心寺派及曹洞宗兩派。
/periodicals/64d4f00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來生也是一樣
/periodicals/cd5510b0-ddbf-11ee-88bc-c9de5a43d6bf/
星雲滿天映山河一回憶星雲大師的二三事
/periodicals/d6cbea06-c2cf-11ed-9508-c9de5a43d6bf/
總論 星雲大師是現代人間佛教的一座燈塔(摘要)
/periodicals/feab4889-2991-11f0-be70-c9de5a43d6bf/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七——殖民時期本土教團的崛起(五)
這次要談的是大崗山超峰寺派。高雄大崗山超峰寺的開山者為義敏(1875-1947)、永定(1877-1939)師徒,他們早年卓錫於台南開元寺,1903年師徒二人移錫超峰寺,於殖民時期開創出具全台影響力之法派,派下分別院主要集中在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屏東一帶。
/periodicals/6016cb6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台灣佛教新史〉之七——清代改明鄭園邸為官寺及其倡建人物
清代寺廟分官寺、民廟與會館三類,官方審定通過後准予建設,清代治台初期最有名的三座官建寺院皆與鄭氏三代政權有關,依創建時間序分別為法華寺(原明末遺臣李茂春宅)、大天后宮(原寧靖王朱術桂宅邸)、海會寺(原鄭經北園別館)。 這三座原為官宦宅邸而被改為寺院,自然與鄭氏政權息息相關,清廷為消彌臺民懷思前朝之治理,特於治台初期將這三座宅邸改為道場。有清一代由官方主導建寺者多不勝數。
/periodicals/1826ec2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五——殖民時期本土教團的崛起(三)
本節來談談台南開元寺派崛起的經過。台南海會寺(即今開元寺)建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是在北園別館基礎上修建的「官寺」之一。 從最初延聘泉州僧志中禪師及其弟子起,開元寺傳承迄今不輟。但是,約在乾隆末年、嘉慶初年時,其法派卻從最初的曹洞宗轉為臨濟宗,可見其法派並沒有一貫。日本殖民統治之初,其門下僧侶到鼓山湧泉寺受戒,雖也受法臨濟,但與清代之臨濟宗派屬不同支系。
/periodicals/627ad34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佛教瞑想論》第三講
佛教的瞑想到後來是如何傳布的呢?有了哪些新發展?東亞的中國是以怎樣的方式接受從南亞印度傳入的佛教呢?又如何理解這些瞑想的修行法門?這一章圍繞以上內容來探討。
/periodicals/168067e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