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我今天吃素!
今日與明朝
佛陀本懷與現代文明精神——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讀後
2018年12月到佛光山參加會議,得到星雲大師的新著《佛法真義》三大冊,而且有幸見到大師本人,真是喜出望外,令人興奮! 星雲大師是當代人間佛教的旗手,為弘法利生和佛教改革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大師以九二高齡撰寫此書,講述自己的修行經驗,以及對佛法、對人生的看法,字字句句發自肺腑,字裡行間表現的都是他對佛陀本懷的追求,對佛教命運的關切,對眾生的愛護和期望,真是慈悲心深,老婆心切。
「佛光新戒條」與戒律的現代化轉型
戒律學作為佛教三學之一,具有重要地位,是定學、慧學的基礎。戒律「止惡揚善」的基本精神很少改變,戒律的具體條文卻隨著社會發展、時空變化而不斷調整。星雲大師提出以「十要」「十不要」為條目的「佛光新戒條」,既是對現實因緣的應對,也是大師對戒律長期思考和實踐的創造性成果。新戒條體現了佛陀制定戒律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原則,適應了現代社會人們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規則和需要,符合漢傳佛教進一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形勢和要求。「佛光新戒條」是對戒律規範的系統革新,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有機結合,為戒律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範例,為佛教走向更廣泛的空間、更多元的文化、更豐富的人群,提供了規範、依據和動力。
小貓似小友憑肩看畫圖
佛陀住在哪裡?
我們是佛教徒,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教主,我們對於教主佛陀住在哪裡,能不了解嗎? 假如說,釋迦牟尼佛住在西方極樂世界,那他和阿彌陀佛是什麼關係呢?誰當家做主呢?假如說他住在東方藥師琉璃世界,同樣的問題,他和藥師佛之間是什麼關係呢?誰當家做主呢?佛陀應該不在東方藥師琉璃世界,也不在西方極樂世界,那麼佛陀住在哪裡呢?
星雲大師「四給」理念的佛理詮釋——依本於《大智度論》的理解
本論文探討星雲大師所述「四給」的基本意義,及進行佛法深義的詮解。「四給」是人間佛教的重要修行德目。「給人信心」對人給予言語的讚美與鼓勵,增益其實踐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信心。「給人歡喜」憑藉佛法布施、真誠心意與微笑,散播歡喜。「給人希望」如佛菩薩所發弘大誓願以滿足世人希望,及透過鼓勵、關心以幫助他人建立人生希望。「給人方便」意謂在他人有需要時,適時提供便利與幫助。關於「四給」的佛法深義,依《大智度論》的相關義理予以深化詮釋。「給人信心」意謂自己樹立成佛的絕對信心與決心,引領他人建立成佛信心。「給人歡喜」是行菩薩道給與有情各種層次的安樂,今世與後世的安樂、解脫生死的涅槃安樂,及圓成佛果的究竟安樂。「給人希望」是效法佛菩薩發起弘大誓願,滿足有情的一切希望,也藉此完成自身的理想願望。「給人方便」旨在以佛陀的方便智為典範,廣學多聞,隨順有情的根性與喜好施與相應教導。論說「四給」的佛法精深蘊謂,以出世法引導入世行。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發展的幾個核心理念
1998年,星雲大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 dga’ rdo rje rin po che),感念佛光山寺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長期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台灣建館供奉。
佛陀沙旺寺、金石塔
《佛說孛經》的政治管理學
佛教也談政治嗎?佛教並不是政治,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而佛教是淨化社會人心。當初佛陀在印度,雖有許多的國王、大臣來請教佛陀關於國事的問題,但是佛陀都以佛法的仁慈、和平、慈悲、教育、和諧來對答,他從不涉及對立、暴力、鬥爭等事。所以後來在佛教裡面,也有一些經典,出現過一些關於佛教論政的問題,正如太虛大師所說:「佛教是問政不干治。」這也是當今的佛教徒應該要注意的。佛教對於政治的立場是,誰當家作主便擁護誰,佛教雖然愛國但是不參與政治,不和政治對立,這是應該要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