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念,共296筆結果:
茶禪活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
本文旨在從實證的進路研究茶禪活動對學員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採用了混合設計的方式來嘗試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焦點小組訪談和文件分析法。從問卷調查結果可知,學員們在心理功能、正向人際關係及正向情緒三大範疇均有提升。
/periodicals/6b2e83d7-64d7-11ed-bc72-c9de5a43d6bf/
「大乘」觀念的嬗變與人間佛教的圓融特質
大乘佛教,一般認為是隨著《般若經》等大乘經典的出現而興起的思潮,時間在公元前後。在古代印度,大乘與被貶為小乘的阿毗達磨佛教之間,在教義面上雖然界限分明,但在教團生活中,信奉和研習大乘經論者,同樣信奉原始佛教以來的佛教戒律,與部派佛教信奉者一起生活,並不存在獨立的大乘佛教僧團。
/periodicals/3861d8c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與東亞大乘佛教的現代化轉型
以佛光山人間佛教運動為代表的的人間佛教理念和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使得大乘佛教這一古老的思想體系和實踐體系不僅在現代性衝擊面前屹立不倒,而且如老樹發新芽,為當代社會貢獻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和正面的社會效應。
/periodicals/a2c2bbd0-5201-11ee-b190-c9de5a43d6bf/
乞命
/periodicals/2762ea0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農夫與乳母
/periodicals/905ba0a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妄念來了當如何
/periodicals/23886f9f-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谿家老婦閑無事 落日呼歸白鼻豚
/periodicals/25bf573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念佛獲救的事蹟
/periodicals/8a07e7c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這些人,那些事
/periodicals/531be37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佛教瞑想論》第二講
前文中提到,「觀」有一類稱作「出入息觀」,從結構上來說,觀察入息、出息的過程可分為所覺知的對象與能覺知的心識作用。所覺知的對象也就是人類感覺的對象,因此與人的六感相對應。 佛教把能覺知的感覺器官叫做眼、耳、鼻、舌、身、意。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至於最後的意,雖然含義不盡相同,姑且用意識來指稱。六感分別產生見形、聞聲、嗅香、嘗味、觸摸軟硬和思考等行為。
/periodicals/175459c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