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法師,共429筆結果:
《六祖壇經》─在自己的身上找答案
/periodicals/bccc23c4-6cb5-11ef-b9bb-c9de5a43d6bf/
同體共生下的佛教新發展——淺談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的意涵
超過半個世紀以來,台灣佛教在各寺院開山者的創立下,數十年的耕耘,已形成各家獨特的風格與宗風,有重視禪修的道場,也有專心念佛的寺院,有著重在教育辦學的教團,也有一心潛修山林的阿蘭若。原本各自弘揚其各有之特色的佛教,星雲大師有感佛教在台灣雖百花齊放,卻因沒有交流互動而缺乏共識,更難以形成佛教的力量。更有道場因老化且人事凋零,欲將寺院轉託他寺管理,這些窘況正說明著佛教需要更多人才,而人才則仰賴佛教的教育,能住持一方的管理者,需如禮如儀的恪遵叢林清規,建寺安僧還要用心辦道,這些都離不開長遠的教育工作。
/periodicals/5a35524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當下悟道」與「給人接受」
/periodicals/51ce31bb-10c6-11ed-ae6c-c9de5a43d6bf/
天道酬勤 功不唐捐
建立自己四不壞信,即四種不壞的信仰:是對佛菩薩的不懷疑;對四聖諦、三法印、緣起性空沒有懷疑;對佛門大眾儘管有許多好好壞壞,總感覺他們是如來的使者、佛法的長城、良師益友,沒有懷疑;對佛法中布施的福田功德、受戒的功德,必定功不唐捐,不懷疑。
/periodicals/91cce40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惡小不可輕
/periodicals/4859070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德不孤,必有鄰——《貧僧有話要說》讀後感
/periodicals/3c78417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當代佛教發展的變與不變
/periodicals/30fb470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不忍眾生苦」是為戒律之首
/periodicals/196c2f8c-63c9-11ed-bc72-c9de5a43d6bf/
不世出的大師
/periodicals/29d23c8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法界無處不華嚴
/periodicals/394be08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