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
「行佛」論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修行觀的重要核心觀點。「行佛」強調行佛所行、實行佛事,揭櫫了實踐、入世、自覺、普濟的人間佛教要義,折射了星雲大師思想的整體傾向和當代人間佛教的精神主旨,是當代人間佛教運動中關於修行和解脫理論的重要表述。從整個佛教思想史來看,「行佛」思想是循著佛教中國化、禪宗生活化以及佛教人間化的內在線索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是對傳統佛教修行觀的發展和創新。在現代性語境中,如何實現神聖與世俗的平衡和融合,如何推進傳統宗教在修行實踐上與現代世界更為緊密的契合,星雲大師的「行佛」論提供了典範性的解決方案。
星雲大師的「佛教經濟學」
「佛教經濟學」是正統的經濟學家所不承認的。人們習慣於西方語境下的各種經濟學理論,壓根就不會想到佛教還有什麼經濟學。按照學科的標準,一門學問,要嚴格地稱之為「學」,那一定得有理論上的系統性、規範性、自洽性,而且還得使用大量成套的專業術語。如十八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他的《國富論》中,從「經濟人」和「一隻看不見的手」的角度,論證了財富、勞動、分工、稅收、商品、資本、利潤、殖民、重農主義、重商主義等經濟關係,為資本的市場運行建構了一座理論的大廈,史密斯也因此被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
從般若、方便融和的佛法義理學視角看星雲大師對佛法實踐理性的特殊貢獻
星雲大師個人生命所彰顯出來的這種重視般若、方便辯證融和的獨特義理精神,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所弘揚的這種般若、方便並重的智慧特質,其核心部分可以說正是對於佛法實踐理性的特殊、重要的貢獻,並重新開啟佛法理論理性與佛法實踐理性新動態平衡的一種可能。
星雲大師對於佛教倫理的貢獻
星雲大師對於倫理學的議題,有廣泛的涉及,把佛教倫理從傳統推向現代關注,形成系統性的觀點,構成其「人間佛教的新倫理觀」,由此而論,星雲大師對於佛教倫理有著重要的貢獻。
佛光普照,法水長流
星雲大師對人、對事的處理,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尤其我和我先生趙元修認為,大師在有生之年,能夠把佛法帶回中國大陸,真是非常了不起,功德無量的事情。大家知道大師回中國弘法的歷程是很辛苦的,可是大師從來沒有猶豫過,他是我看過最勇敢的人。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倡佛本懷》 書評
《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倡佛本懷》一書為尤惠貞教授之大作,收入於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策劃出版的《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學研究叢書》,並於111 年12 月10 日假高雄佛光山舉行之新書研討會發表。
緬懷星雲大師的價值和意義
星雲大師是世界著名的佛教領袖,幾十年來為佛教發展做出了空前偉大的貢獻。我們今天緬懷星雲大師的功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總體而言,有四個方面...
星雲大師的卓越貢獻
星雲大師對世界思想和文化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主要是通過他在佛教實踐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體現出來的。具體來說,星雲大師是促進佛教中國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偉大宗教實踐家。以3點作說明...
星雲大師般若思想略論
星雲大師非專弘般若學者,但般若學在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中發揮了基礎性的作用。星雲大師之般若學屬於「人間佛教之般若學」,其根本性質為以「般若」為「人間佛教的慧學」的基礎。本文在敘述星雲大師般若學的基礎上,從六個方面敘述了星雲大師般若思想的要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