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2023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博士後研究人員錄取名單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 博士論文 梵漢對比視角下的《維摩詰經》語法研究 主要經歷 擔任研究計畫助理: 1.「《維摩詰經》詞彙研究──以梵文複合詞為主」,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專案研究計畫「維摩經與東亞文化」總計畫下子計畫/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中文系廖湘美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陳淑芬教授(2015/8-2016/7)。 2.「《維摩詰經》中梵漢詞彙對比研究:以梵文「前置詞為首的複合詞」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_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陳淑芬教授(2017/8-2018/11)。 3.「梵文關聯式主從句之漢譯句式研究:以《藥師經》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_科技部補助專題研.....
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開拓多元視野
人間通訊社 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開拓多元視野 【人間社記者 知文 宜蘭報導】 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佛教學院主辦,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之第二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3日在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主持下,於宜蘭礁溪佛光大學雲水軒隆重開幕。 與會人員有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佛教研究中心兼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日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學高等研究所長辛嶋靜志、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兼佛光.....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東京大學教授蓑輪顯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木村清孝等人,則分別主持「大乘經典中的社會」、「戒律與社會」、「華嚴思想的現代意義」,與諸多學者傾囊交流。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萬金川開場主講「漢傳佛教經典與東亞文化共同體的形成」。來自中國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台灣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鬫正宗、台灣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副教授尤惠貞、中國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教授李利安等人,分別在「人間佛教—以佛光山為中心」的會議場次中,發表各自長期努力的論文。各大學者不只融入古今歷史、政治方針、人文教育、文化震撼、以及經律論述等,更發表自身對該領域的觀察及瞭解。 不只在學術層面的體會,李利安教授更將星雲大師這份.....
人間淨土藍圖《維摩經》國際研討會 讓漢傳佛教走出去
人間通訊社 人間淨土藍圖《維摩經》國際研討會 讓漢傳佛教走出去 【人間社記者 蕭惠珠 大樹報導】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9月1日起展開3天議程,海內外研究《維摩經》有成的學者專家齊聚佛光山麻竹園法輪堂,分享不同國度、譯本的新發現,也分別從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文獻等多元研究角度展開交流。1999年在西藏布達拉宮發現《維摩經》梵文本,讓《維摩經》原典重見天日的日本學者高橋尚夫,也受邀在會中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讓來自台灣、日本、韓國、大陸,甚至是德國的與會學者格外期待。 「《維摩經》是人間淨土的.....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繼武提出,佛光山清規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制度性和時代性,是中國佛教組織管理制度現代化和國際化最成功的範例。 第五場座談集中探討禪與心的問題,有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教授廖肇亨的〈近世東亞文化交流與禪宗〉、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的〈淨‧靜‧境‧竟──禪修之道探討〉、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的〈人間佛教的管理心法〉、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教授李玉珍的〈重訪聖地復興佛教──星雲大師與印度〉。 第一場座談呈現人間佛教和其他學科的對話。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賴品超以中英文在Google搜尋佛教、和解、Buddhism、Reconciliation等關鍵字,比較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