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中美文化講壇 佛法帶給我們的喜悅
。在修行路上,忍耐非常重要,忍耐可以成就戒、定、慧。忍耐不是忍耐別人,而是忍耐自己的習氣。忍耐不是傻傻的壓抑,而是三思而後行,讓我們用更好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忍耐可以令人開悟,可以讓我們的慈悲、智慧、包容力會不斷的升級。對於忍耐,趙辜懷箴引用星雲大師說的 「要做事就要忍耐,要成功就要委屈」。讓她非常受用,不要只看到別人站在山頂上,要知道他們也是經過努力付出才到達頂峰的。趙元修分享《法句經》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讓他感受最深。簡單的十六個字闡明佛教的教義及戒定慧。 最後環節談到關於星雲大師給予最大的啟發時,妙凡法師提到印象最深的是大師的「接受教育」。並從大師身上.....
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首創佛學碩士班
家庭有正面的影響,乃至對社會及國家作出貢獻。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強調把佛法落實於生活中,以及佛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佛教重視行解並重,學術自有其價值性,把行門也做好就能圓滿。 心保和尚並以「凝聚人間‧悲智雙運」為題,主講人間佛教的修行重點,言精意簡,指出佛由人成,把人的生命價值提升到最高的境界就是佛,學佛可說是對自己生命的期許。人生以服務大眾為目的,既重視自己也重視其他人。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因為佛是覺悟的人,跟人分不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沒有我慢和比較心。佛教具普世價值,謙虛就是放下、沒有我慢,勤勞就是精進。學佛自我覺悟,以真心面對自己。 梁元生教授以「經過很大的困難.....
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學者主題論壇「人間佛教的百年回望與反思」宜興舉行
並主持四位老師開啟了第二輪的討論。 李利安教授從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的角度來論述百年人間佛教在信仰志趣與精神氣象方面的變革。他首先指出,人間佛教從苦、空、無常等教義的傳統解讀中走出,呈現出告別悲苦情結、陽光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采。其次他認為人間佛教在教義上不同於傳統佛學的艱澀凝重,它開闢出直截了當、通俗易懂、清朗明快的教義接受之路和生活化的教義實踐之路。隨後李利安教授指出人間佛教體現出與現代科學理性對接的自覺意識,形成人間佛教的神聖信仰,體現出自覺自信的風采,這與傳統佛教中彌漫的古怪、神秘、靈異、陰森是不同的。最後李利安教授從宗教學的信仰角度詮釋人間佛教,認為人間佛教從傳統常見的信仰.....
內心和平與和諧之道 解鎖佛教慈悲與智慧
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倫敦佛光山住持妙多法師之邀,於10月13日下午以英語主講「通往內心和平與和諧的佛法之道」,吸引逾150位信眾齊聚一堂。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內心和平與和諧之道 解鎖佛教慈悲與智慧 【人間社 黃素璇 英國倫敦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倫敦佛光山住持妙多法師之邀,於10月13日下午以英語主講「通往內心和平與和諧的佛法之道」,吸引逾150位信眾齊聚一堂。在金秋送爽之際,大家共同參與這場心靈饗宴,從佛法智慧中汲取力量。妙光法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分享許多感人實例。他淡定且充滿親和力的演說,不僅引人深思,更讓人備受啟發,法喜充滿。 當今社會.....
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 發心傳遞佛法智慧
佛光大學雲水軒主辦「2024第二期佛教口譯工作坊」,32位來自美國、澳洲、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荷蘭、阿根廷、香港及台灣等地的學員相聚佛光大學雲水軒,共同研習佛教口譯技巧,發心以佛教口譯來傳遞佛法的慈悲與智慧。 延續上一期的口譯入門課程,此次工作坊學員均具有佛教口譯經歷,因此課程著重於口譯技巧、策略及實務練習,特別邀請專長中英會議口譯及雙語主持暨「Grace聊口譯與國際溝通」版主黃致潔老師、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吳茵茵助理教授、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星雲大師隨侍翻譯妙光法師及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主任鄭維儀教授為學員授課,講師們融合自身的豐富經驗,深入淺出的教學,並在實際操作後與學員深度交流.....
文心雕佛 懷念星雲大師第五堂課「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
語》中,敘述待人接物的修養與方法,每一句都是菩薩道的工夫心法。例如:「心甘情願」、 「我是佛」、「六根互用」、「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等。 杜教授說明「般若智」是「智不住生死」;「菩提心」是「悲不住涅槃」,二者是佛教的核心教義。而成佛的絕對條件為「菩提心的圓滿」及「勇猛心恆精進」。成佛不是一蹴而就,但深信因果,廣結善緣,修行六度,閱讀星雲大師著作,學習大師的「般若智」與「菩提心」,就能安頓身心,向著光明前進。 主持人林素玟教授提出本書的三個亮點,一是「快速瞭解星雲大師的生命故事」。二是「透過星雲大師智慧法語,找到調伏自我心性的修行方法」。三是「體悟星雲大師六度菩薩行的實踐,提振正面能量.....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禮請永本法師、李世偉主講,妙南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 觀音信仰在民間流傳最廣,幾乎根植半個亞洲。為何觀音信仰能跨越國籍、種族,發展傳承至今? 為持續引領大眾深入探源觀音信仰,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陀紀念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系列論壇,第二場「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於7月9日舉辦線上講座,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教授李世偉主講,並邀請.....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美國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教授之邀,講述「慈悲與包容:社會動盪與政治兩極化的出路」。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致贈星雲大師的《心經》墨寶卷軸予Marcus Bingenheimer教授。 【人間社 李苑嫣 賓州費城報導】 2024年10月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美國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Marcus Bingenheimer之邀,於.....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華美公司資深董事長暨麻省理工學院校友趙元修、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進行英文論壇,主題為「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由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趙氏廷箴懷芳東亞文明講座教授鄧津華主持。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人間社 李苑嫣 波士頓報導】2024-10-08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合作、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贊助,10月4日共同舉辦「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T.T. and W.F. Chao Distingui.....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佛光山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人間社 李苑嫣 休士頓報導】 2024年9月2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在美國萊斯大學圖書館講演,主題為「A Buddhist Path to Inner Peace and Harmony」(中譯:通往內在平靜與和諧的佛教修行之道)。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英文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