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達拉斯講堂人間佛教論壇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修則分享對《金剛經》的深刻體悟,認為這部經典是覺悟之法,並強調「佛法即是非法」,佛法的智慧在於超越常規的二元對立,從而達到真正的解脫。 「何謂人要的?」妙凡法師指出,現代人追求成功與財富的同時,應保持道德良知,達到「取之有道,用之有道」。他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應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人間佛教可以解決此一現代文明的困境。「透過佛法、戒律以及共修,人們可以實現心靈的淨化。」妙光法師說明,皈依佛、法、僧三寶是淨化心靈的根本,而「我是佛」的觀念則是自我淨化的最佳方式,因為這種信念使人不斷向內覺悟,並保持心靈的純淨。 論壇最後階段,三位與談人分享了對「善美」的看法。妙凡法師指出,能促進世界和平與安樂的事.....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線上開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 黃國清老師分析現代管理學是相對成熟的學科體系,但現代學院管理訓練存在「管理者成熟人格的養成問題」、「清明智慧決斷力的開拓問題」、「企業家道德心靈的確立問題」等弱項,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智慧修學體系,正可以作為提升管理力的資源。黃老師引用星雲大師說:「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滿『最高管理學』學分」,黃國清由此提出「卓越管理是發揮『心』的全部潛能」的觀點,認為熟習現代管理智能與技術之後,佛教的修心法提供良好的管理教育資源,幫助管理者建立成熟的人格,完成「心的管理」的高級修煉。 「菩薩利人的管理精神」與「順應人性的管理風格」是「.....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人間佛教傳燈萬方
人生「苦」的本質提出解方,強調「緣起之苦」雖然難以消除,但「無明之苦」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淨化與轉化,此即人間佛教重視「佛法生活化」的終極關懷。此外,大師推動僧團制度化、提升信眾參與,皆意在昇華人心道德,「心提升了,娑婆世界也變好了」。 李四龍教授則指出,星雲大師帶領佛光山僧團成功結合傳統佛教與現代社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正是此實踐歷程的全面且精要的呈現。他分析,全書上冊聚焦理念建構,中冊論述實踐基石,下冊則回歸於生活修行的落實,展現高度的系統性與整體性。 陳玉女教授以圖像結構清晰地剖析本書十大章節,涵蓋主體、願景、組織、社會參與、現代性及全球趨勢,顯示本書從核心價值逐層向外擴展的思.....
《勝鬘經》的佛性觀 認識如來藏
走向解脫和覺悟的康莊大道。 慧東法師從實踐的角度,一一闡述《勝鬘經・十受章》的經文。並引用星雲大師《勝鬘夫人十大受》:「在世間上做人,守法、守信義是很重要的。有這種受戒不犯——不忘承諾、不捨所願、不失道德、不違法制的觀念,做人才能成功。」說明在生活中體悟佛性,實踐如來藏,把人做成功,離成佛就不遠了。 慧東法師以一位美國警察為例,他能控制情緒,寬容民眾的無禮,卻忍不住問:「為什麼忍耐會被當成軟弱呢?」其實忍耐需要力量與智慧的。而如來藏並不在邏輯思惟裡,是在內心的智慧與光明的自性裡。學佛不只是學理論,還要在生活中行佛,學會放下計較、分別,讓內心清淨自在,在生活中展現佛性。修行是人天交戰,佛陀成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