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神聖性與世俗性問題做熱烈探討。 學術總結,四川大學段玉明教授認為現在大陸人間佛教多半還停留在理論上的探討,沒看到理論體系的落實,今天的座談只是初探,針對一些疑問與修行本質上的問題探討,通過開會的契機反思佛教與當代社會的問題,為當今大陸佛教提供一個可依循的參考。主辦單位妙凡法師總結表示,人間佛教以戒定慧為本體、以現代群眾所需為依歸(三好、四給、五和)。希望大家以愛護佛教的心深入研究,幫助佛法的弘傳。並鼓勵學者專家投稿《人間佛教學報.藝文》,讓好的思想流布人間,以深入淺出的佛理帶給眾生引導與學習。 圖說:段玉明所長從幾個面向說明佛教的改變。 人間社記者劉樂攝 圖說: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 .....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陳劍鍠等,就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特徵」、「星雲人間佛教模式之歷史性成就」、「佛光山人間佛教理論與慈善模式探析」、「佛光山佛教實踐的理論價值」、「對星雲大師談觀世音菩薩的反思」、「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探析」等主題進行研討。 未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將會持續舉行,期能讓各界對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30日上午於宜興大覺寺舉行開幕式。與會貴賓有佛光山星雲大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
臺灣佛教論壇佛光大學召開 探討臺灣佛教跨域移動
談,分別討論如何定義「臺灣」,以及在所謂的「跨域移動」中如何界定「臺灣主體性」;如何界定「佛教」的範圍?如果畫個同心圓,誰為核心,誰為外圍;不同研究方法各有其限制,反映出沒有一個研究方法是完美的特性;反思此次論壇對於台灣佛教思想史或哲學史方面的論文發表不多。 閉幕式上,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執行祕書暨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林欣儀宣布,明年「第三屆臺灣佛教論壇」將由玄奘大學主辦,會上由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執行長陳悅萱代表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昭慧法師出席接棒;「第四屆臺灣佛教論壇」由圓光佛學研究所主辦,圓光佛學研究所教務長性嚴法師代表接棒。 由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佛光大.....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座談 北大舉行
師全集》簡體版的出版不僅是兩岸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兩岸炎黃子孫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盛事。 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樓宇烈教授進行主題發言,釐清了宗教的概念問題,及近代人對宗教理解的變遷,在此基礎上反思人間佛教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全集》出版的歷史意義。他指出,佛教一開始就是「教化」的宗教,從來不把世間的追求和出世間法對立起來,比如經文中明確寫到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佛法在今天,應該面對世間,面對當今時代。 隨後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從星雲大師詮釋、開創與改革傳統佛教,結合理論和實踐發揚人間佛教的卓越貢獻,及大師在全球佛教界的定位、對當代和未來佛學研究的影響等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