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傳承中華文化: 第四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承辦,自2015年首屆舉行以來,已成功舉辦四屆。該活動旨在闡揚中華文化,積極關懷人間,提升生活文化之理念,鼓勵碩博士生融合儒釋道思想,深入佛教研究及人間佛教研究,實踐中華文化倫理道德。 本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在同行評議遴選、開題報告會複審和論文發表會終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對論文寫作過程的全程跟進,增加了對研究機會和研究初稿的複審環節。開題報告會後,與會學生有一個月的時間修改研究計畫。研究計畫經複審後,方可進行論文寫作。本屆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的論文發表會將於年底在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舉辦。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北京光中文教館執行館長慧得法師、上海.....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圓桌論壇 探討佛教與人工智能
赴一場結合科技、宗教與人文的盛會。 論壇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由與談人分享實例及專業經驗,探討佛教如何與時俱進,運用AI與機械人弘法接引信眾,並分析AI對佛教的潛在影響及兼容性。第二階段則聚焦於AI帶來的倫理與道德挑戰,人與機械–人工智能,是敵是友?在主持人的帶動下,與談人與現場觀眾展開高度互動的辯論和對話。 妙光法師以實例分享AI與機器人在弘法中的應用,帶領大眾探討其影響與成效。他指出,這些仍處於發展階段的技術具備一定優點,但功能尚有限,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不能將其作為弘法的典範。妙光法師強調,研發AI作為弘法工具時,必須秉持「正知正見」,確保科技應用不偏離佛教的核心價值觀。 他進一步提出AI在.....
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於宜興大覺寺舉行
劍鍠等,就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思想特徵」、「星雲人間佛教模式之歷史性成就」、「佛光山人間佛教理論與慈善模式探析」、「佛光山佛教實踐的理論價值」、「對星雲大師談觀世音菩薩的反思」、「星雲人間佛教的家庭倫理思想探析」等主題進行研討。 未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將會持續舉行,期能讓各界對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協辦,首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30日上午於宜興大覺寺舉行開幕式。與會貴賓有佛光山星雲大師及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以及來自兩岸4.....
隨順根機《法華經》善巧方便接引有道
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以及東南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董群教授,共同探討《法華經》的思想特色和善巧方便對佛教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行和弘法上的啟發與實踐。 董群教授對佛學、宗教倫理、中國哲學等方面的研究,造詣甚高,並長期致力於人文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在中國傳統文化推廣上著力尤深,佛光文化出版,由他釋譯的《法華經》,更是深受歡迎。對於《法華經》的善巧方便觀,董群教授從三個層面來展開,分別是《法華經》經題要義的解說、思想的內容歸納、以及善巧方便的詮釋。 董群教授認為「諸法實相」是《法華經》根本內容之一,而「開、示、悟、入」佛知見,更是佛出世的一大因緣,也是《法華經》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