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禮請永本法師、李世偉主講,妙南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人間社記者丹齡高雄報導】 觀音信仰在民間流傳最廣,幾乎根植半個亞洲。為何觀音信仰能跨越國籍、種族,發展傳承至今? 為持續引領大眾深入探源觀音信仰,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陀紀念館、叢林學院共同舉辦「觀音信仰」系列論壇,第二場「有史可證:觀音信仰的傳承與發展」於7月9日.....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圖說:綜合討論由武藏野大學教授田中賢信做主題場次評論,右為本專題研究計畫總主持人木村清孝教授。 人間社記者心均攝 人間社記者 知清 日本山梨報導 東亞學者齊聚 學術交流談佛教開展 「生活佛法化,佛化生活化」、「將佛法帶入人間」不只是口號,在高知識份子的世界裡,也是一條重要的生活準則。由鶴見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暨台灣佛光大學佛教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及本栖寺協辦的「東亞佛教的形成與展開學術研討會」,7月4日至5日分別於鶴見大學及日本佛光山本栖寺展開。 研討會中,來自東亞、美國等國家地區,致力於佛教研究的學者蒞臨赴會。他們皆為大學相關學系教授,不只平日著力論文筆耕,更可稱為人間.....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人間社 知睦 大樹報導】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在6/1-2來到佛光山,1日晚上於傳燈樓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進行交流,探討性別平等對於現代社會的價值。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覺明法師等接待交流,雙方討論了星雲大師的平等觀、佛光山的教育體系、慈善服務、國際學術合作、佛教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等議題。參訪團由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林明傑教授率領,同行有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趙永祥助理教授、印度尼赫魯大學德里女性研究中心Sinha Roy助理教授、印度國立刑事科學大學法學院院長Pokhariyal教授、印度清奈市馬德拉斯大學法律與犯罪學Subramania.....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間佛教的理論和實踐,以及對星雲大師著作的解讀等。16日晚間於佛光山東禪樓舉行開幕式,隨後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賴永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覺培法師發表主題講演。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時指出,佛教的發展,從修行和理論的層面而言,皆離不開解行並重,但實踐前要有正確的觀念,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見,唯有正確的理念才能成為正確的基礎,因此學術的建構至為重要。心保和尚說,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人間佛教,將人間佛教視作普世的價值,真理就在每個人的心裡,如同陽光和水,生活裡處處和佛法相應,從研究和探討中更不難發現這道理,盼藉由研討會,讓更多人了解.....
佛光山、大英圖書館 正式開啟合作交流
brary)1月16日於大英圖書館正式簽署3年合作備忘錄,內容包含雙方未來在展演活動的合作、典藏鑑定技術、編目與數位化技術資源、各種學習平台資源的共享與技術交流。 雙方簽約代表分別為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大英圖書館收藏部總監Kristian Jensen,並由國際辦公室主任Marcie-Jane Hopkins、大英圖書館東亞收藏部總監Sara Chiesura、佛光大藏經華嚴藏主編滿紀法師、佛光山歐洲副總住持妙祥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城市規劃專家楊威博士等共同見證。 2017年6月22日佛光山前往大英圖書館捐贈佛教三大寶典─中、英文版《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與《佛光大辭典》.....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美國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教授之邀,講述「慈悲與包容:社會動盪與政治兩極化的出路」。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致贈星雲大師的《心經》墨寶卷軸予Marcus Bingenheimer教授。 【人間社 李苑嫣 賓州費城報導】 2024年10月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美國天普大學人文.....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華美公司資深董事長暨麻省理工學院校友趙元修、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進行英文論壇,主題為「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由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趙氏廷箴懷芳東亞文明講座教授鄧津華主持。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人間社 李苑嫣 波士頓報導】2024-10-08 財團.....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間佛教教義體系的相關研究成果,為佛教研究帶來新的視角和洞見。 研討會第一天上午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主持,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李四龍教授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陳劍鍠教授在開幕中指出,推動「佛教解經學」不僅是學者的研究任務,更是為大眾樹立「正知正見」的學術責任。目前人間佛教的解經是「現在進行式」,探討空間很大,期望今後能多舉辦佛教解經學學術活動。另外,近百年推動的人間佛教,目前正是須要析理其教義體系的時刻,因而,在佛教解經學的視域裡,可進一步建構人間佛教的教義體系。 李四龍教授強調把握佛教的現代化與知識化,說明發展「佛教解經學」的歷史意義。他指.....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佛光山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人間社 李苑嫣 休士頓報導】 2024年9月2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在美國萊斯大學圖書館講演,主題為「A Buddhist Path to Inner Peace and Harmony」(中譯:通往內在平靜與和諧的佛教修行之道)。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英文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休士頓中美寺當家覺法法師與會。妙光法師探討慈悲的意涵並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如何.....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所所長李利安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張文良、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李四龍、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雪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夏德美參加與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及海內外30餘位碩博研究生與線上100多位聽眾出席與會。 張文良分享人間佛教研究的方法論,從樹立學術志向、人間佛教的問題意識和人間佛教研究方法論三面向展開。他認為學術研究要樹立堅定的學術志向,哪怕暫時遇到困難,也要不忘初心。其次要在學習中培養問題意識,以「小題大作」為原則,從小處入手,大處著眼,鼓勵同學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找靈感。最後強調在佛教學術研究中,不但要認識佛教的真理與神聖,也要有客觀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