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學第四堂課 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
人與自然一體,「六度」思想,賦予新的慈悲意涵。從而總結出:《法華經》為當代問題提供解決之道,營造尊重生命、愛護生態之氛圍,促進世界和平、心靈淨化與現世安樂。 永本法師說明天台宗依《法華經》而成立,天台智顗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的「妙」字,用了九十天。《法華玄義》說:「一切權實之法,開權顯實,妙不可言,故言妙法。」智者大師建立天台宗獨立的哲學體系,如:三諦圓融、五時八教、六即佛論、化法四教、五重玄義、七番共解、四因緣釋、性具法門 一念三千」等。智顗大師融通《法華經》,有法華三大部的著作:《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為天台宗的教學基礎。《摩訶止觀》 象徵禪與哲學的統一,無論在禪學或哲.....
懷念星雲大師第六堂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
華大學宗教所副教授黃國清8月1日線上開講,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擔任主持人及與談人。 黃國清老師分析現代管理學是相對成熟的學科體系,但現代學院管理訓練存在「管理者成熟人格的養成問題」、「清明智慧決斷力的開拓問題」、「企業家道德心靈的確立問題」等弱項,而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智慧修學體系,正可以作為提升管理力的資源。黃老師引用星雲大師說:「將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才算修滿『最高管理學』學分」,黃國清由此提出「卓越管理是發揮『心』的全部潛能」的觀點,認為熟習現代管理智能與技術之後,佛教的修心法提供良好的管理教育資源,幫助管理者建立成熟的人格,完成「心的管理」的高級修煉。 「菩薩利人的管理精.....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人間佛教傳燈萬方
片化的趨勢,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正開闢出一種能夠「以宗教倫理引導現代生活」的力量,不但展現人間佛教對現代文明的積極回應,也對未來宗教發展走向提供深遠的啟示。 李玉珍教授發表〈星雲大師的教育理念與僧團管理智慧〉,分析大師興辦教育的動機與方式、建設完整教育體制與相對應的教育機構、通過各種研習會與教界共享辦學方法等,皆表現大師對於扎實僧伽教育的重視,視之為培養一個理想菩薩僧團的基礎,幫助教團建立起以「集體創作,尊重包容」為共識之僧團管理文化。 何建明教授發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讀後〉,前半部以「承前啟後」論說這套書編撰和出版的重要歷史意義,後半部以「繼往開來」開啟有關「佛.....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弘揚佛教十大貢獻照耀人間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佛法,以無盡的悲願和智慧,推動佛陀本懷的人間佛教,為使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能為廣大群眾理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成為指引,今日(5/10)新書發布,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多位立委、佛教界、教育界、學術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出席緬懷大師不朽的行誼,現場及線上近2100人與會。 星雲大師圓寂逾兩年,弟子以「師心為己心、師志為己志」荷擔家業;緬懷大師的教誨和智慧,《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纂發行,佛光山住.....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全體菩提學子與妙光法師、知悅法師合照,中間為西來學校執行長滿兆法師。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佛光西來學校菩提學子座談 以佛法智慧應對現代挑戰 【人間社 周芝含 美國洛杉磯報導】 佛光西來學校自2017年成立「菩提學子」計畫以來,致力於接引13歲以上的青少年返校服務,至今參與人數已超過50人。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爆炸以及社會快速轉型,青少年面臨的身心挑戰日益加劇,且範疇愈發廣泛。為因應這些挑戰,西來學校於11月16日舉辦「Ask Me Anything」座談會,特別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及團隊知悅法師蒞.....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講,並邀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共吸引逾千人在現場及線上一起聽經聞法,從經典與法門中領悟觀音信仰的慈悲與智慧。 五種經典 契入觀音法門 「一般人談到觀音信仰,除了眾所周知的稱念菩薩聖號、持誦〈大悲咒〉及《普門品》之外,還可以從哪些面向的經典來認識觀音菩薩?」對於妙凡法師的提問,李利安教授提出了五部經典,首先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普門品》,其基本特徵是相信觀音具有「觀其音聲」的方便之力和隨緣顯相的「威神之力」,屬於「神力保佑型」。其二是《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經中闡明人們對淨土的想像與渴望,也揭示了.....
佛光山科技弘法 大辭典建構數位化翻譯流程
數位:《佛光大辭典》的跨世紀轉型〉為題,分享《佛光大辭典》發展歷程,從90年代八冊(含索引)厚重的傳統紙本辭典,演化成便攜式的光碟和隨身碟,現在更開發手機APP,讓使用者能隨時隨地查詢詞彙。在AI人工智慧引領下的數位時代,《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與時俱進,致力走向電子化、無紙化的翻譯流程,將海量的佛教文獻資料、各類佛教及語文辭典等參考資源,彙整到數位平台,世界各地的譯者不但無須親身前往實體圖書館翻找資料,供譯者使用的系統平台也不斷優化。希望明年初,大辭典英譯系統3.0有彈出式辭典(Pop-up Dictionary)、名相的翻譯建議、一鍵化更改選詞等功能,以提昇整體的翻譯效率。團隊並將各種電子工.....
開創佛學數位革新 《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正式發布
性,強調《佛光大辭典》將古老經文變得通俗易懂,為當代所用,這是編纂該辭典及翻譯的最高指導原則。他表示,「英語是國際交流主要語言,其普及性彰顯《佛光大辭典》翻譯成英語的必要性。《佛光大辭典》英譯使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辭典的可用性和價值。」 發表會以論壇形式進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佛教研究傑出教授巴斯威爾和東京大學文學部終身榮譽教授查爾斯·穆勒分別就「佛學辭典和百科全書的角色」以及「數位辭典的使用」講說。巴斯威爾指出,辭典編輯有三種模式,即階層型、群眾外包型與大型數據集和人工智慧型,而《佛光大辭典》英譯版是第三類辭典的雛形,以電子工具收集數據及編寫條目是未來主導辭典領域的模型,在佛教研究中將.....
學者與行者探討《金剛經》 共論安心與成佛
、知識分子,一直到民間信仰皆熟悉,最能代表佛教的一部。《般若經》與《金剛經》的關係如何,其主題與結構又是如何? 李四龍教授解釋,《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主題講「般若波羅蜜」──能到達彼岸的智慧,並以無堅不摧的「金剛」來比喻、強調這種智慧能摧毀一切煩惱。篇幅達六百卷的《大般若經》,則是玄奘大師將印度各種講述「般若」的經典彙整翻譯,結集而成,《金剛經》相當於其中的第九會,也是整部《大般若經》中最具代表性者,乃至六祖惠能大師推崇:「但持《金剛經》一卷,便可直了成佛」。分析《金剛經》的切入點,李教授特別提到,須菩提在《金剛經》第二分向佛陀提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
《阿含經》佛陀的修行弘法日記
去到你應該去的地方,並不是用神通讓你去到那個地方。」只有柔軟、包容,以利他之心,學習放下執著,才能有四通八達的人生。此外,慧讓法師也分享星雲大師如何實踐「以忍為力」的法門,展現菩薩悟道緣起性空,以慈悲智慧展現無我的生命實踐。 「《阿含經》是佛陀在原始佛教時代,生活的記錄。」主持人慧功法師總結二位主講人的內容,呼應陳陳永革教授提出的「《阿含經》教義具有奠基性的,佛法的本源性,佛教的生活性,教法的啟迪性,《阿含經》的核心就是清淨梵行的法味」對後來開展的大乘思想的影響。而今雖與佛陀相隔兩千多年後,但原始佛教的佛陀在人間的生活,與今日人間佛教相互輝映,正如星雲大師開示,不要要求佛陀保護我們,而是要依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