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論義,共2筆結果: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論文視角跨多領域
物件,探究星雲大師的弘化過程,及其落實弘揚人間佛教的精神與理念。她在說明《參學瑣憶》參學精神的基礎上,探討星雲大師參學善知識後的具體實踐。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陳心怡發表的題目是《敦煌佛教論義文書寫研究——兼論隋唐時期佛教的人間性實踐》。她在文中提到,當今人間佛教的弘法已形成普及化、國際化趨勢,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質疑的聲音。面向質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答案。因此她通過釋讀 P.2670、P.2871、P.2930、P.2770V、P.2807等寫卷的基礎上,梳理論義文本的書寫方式與特色,結合中古時期敦煌地區的佛教人間化實踐,深人挖掘人間佛教的歷史價值。 張文良老師依次點評同學們.....
/news-event/news/TSNews-000298/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大眾能在此次的發表中,體會佛教解經學的要義。 第一場由李四龍教授發表〈湛然解經與唐代天臺宗立義方式〉,探討唐代天台著名學者湛然在整理和解釋智顗大師著作時,以「判教」做為解經方法。湛然結合問答辯破、專題論義和章句訓詁三種方法,促使祖師的著述成為天台宗的根本典籍。浙江工業大學鄭興中教授則在〈《大乘義章》與解經學:基於教理解釋的視角〉,探討《大乘義章》是如何組織教理,教理解釋的重點是什麼,並分析它與印度毗曇學的差異。這樣的研究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唐代天台宗的解經方法,以及《大乘義章》在佛教教理解釋方面的獨特貢獻。通過對這些經典著作的細緻分析,可以進一步闡明佛教解經學的發展脈絡。 第二場首先由南京大學哲.....
/news-event/news/TSNews-00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