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11月1日「《維摩詰經》的不二觀」線上播出
人永富法師,現任香港佛光道場住持,同時也是港澳深總住持。在佛光山經歷佛光山叢林學院學部主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佛光山梵唄讚誦團團長、以及各寺院住持等職。永富法師熱心佛教教育,擅長講經說法、戒會儀軌、淨土法門,尤其梵唄唱誦、音聲美好,度眾無數。 另一位與談人龔隽教授,現任廣東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對中國佛教思想史及中國哲學史有很深造詣。龔教授在禪宗思想史、《大乘起信論》研究、佛教哲學等方面的著述非常豐富,對於人間佛教的發展與研究尤為關注。 這場論壇將探討「《維摩詰經》的思想特點」、「對佛教思想、修行,及佛教發展的影響」、「對《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的理解、體會」、「星.....
〔報名觀察員〕2025第11屆人間佛教座談會——AI時代與宗教傳播
擇判斷,才不會被眩目的潮流所吞噬淹沒。」 當前AI正快速融入日常生活,影響家庭、工作、政治乃至國際關係。宗教如何既能滿足人們信仰需求和心靈依靠,運用最新科技保存佛教文化、傳播教義思想,並且在教義詮釋與儀軌中回應時代挑戰進行調整,也成為了跨宗教、跨學科的重要課題。有鑑於此,本次座談會旨在搭建交流平台,邀集哲學、社會學、生死學、史學等不同領域專家,共同探討AI時代下的宗教機遇與挑戰。 多元議題 理論與實踐並進 會議規劃八大場次,分成中、英文場同時進行,議題涵蓋:AI與數位人文、AI與佛教多媒體創新、AI與跨文化對話、AI與宗教倫理、AI與人間佛教、AI在佛典翻譯和佛學研究中的應用等面向,帶領大眾展.....
英法德語「佛光百科」 人間佛教線上資料庫
年努力下,已累積大量外語人間佛教的資料。為整合外語資源,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15年建立「佛光百科」(FoGuangPedia) 網站,目前收錄佛光山英、法、德三種語系資料庫,包括星雲大師著作、佛教儀軌、學術期刊等資料,方便各地弘法人才查詢,加快人間佛教本土化腳步。 作為人間佛教的資料庫,「佛光百科」能搜尋出版品、文章和弘法教材,亦連結佛光山多個學術、教育單位及活動網站。透過佛光百科,可快速找到外語人間佛教資源,運用在佛學講座、讀書會、上課、翻譯等活動中。 英文版網站內容豐富,除分享佛光山重要動態外,更分為「星雲大師全集」、「學術期刊」、「影音」、「工具與資源」、「連結」及「2020年新年祝.....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和即將登場的「佛光山萬緣水陸法會」,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人間佛教研究院和南華大學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岸、韓、日、美等地學者同台交流研究心得,希望能提昇宗教儀軌與藝術研究成果。 開幕儀式在傳燈樓舉行,學者專家和聽眾坐滿會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保堯表示,近20年水陸法會在台日漸盛行,從南朝發展的法會儀軌和藝術圖像,其歷史意義、在台演變,值得深入研究,感謝佛光山提供研究平台,尤其這次邀請到研究漢傳佛教的韓、日、美學者與會,兼具道場儀軌、藝術展示和國際視野,一定可以為學術研究帶來新契機。 「這場會議的議題,不僅有學術、藝術價值,更具現實政治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