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管理文化--「佛教管理」線上課程
趣者。 不限國家或地區,不限學歷、不限信仰。 20歲(含)以上,無不良嗜好。 面對現代企業所發生的領導能力及道德觀念問題,傳統文化應用於當代管理領域的價值逐漸受到關注。為致力於推展佛教教育,貫徹「佛法生活化」的人間佛教理念,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辦「人間佛教管理文化」線上課程。 星雲大師指出:「現在世界上各大學所開的課程中,以『企業管理』為熱門學科。提到管理,佛教很早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職是,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思想的結合,能夠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各行各業可借鏡佛法的思想義理,促進公司行號的道德規範,並讓員工和客戶獲得平穩與安詳的心境。此外,將.....
【深切緬懷我的方外至交星雲大師】
線上閱讀 【深切緬懷我的方外至交星雲大師】 南京大學賴永海教授,提到星雲大師把「佛性」 內在化為人倫道德,把出世精神融入到現實生活之中,為融通儒佛精神的一代大宗師。 影片點閱:https://youtu.be/CxUyfjKSASU 全文詳閱:https://lurl.cc/WHXfL8 南京大學賴永海教授,提到星雲大師把「佛性」 內在化為人倫道德,把出世精神融入到現實生活之中,為融通儒佛精神的一代大宗師。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
神與企業社會責任 「人間佛教的經濟與管理文化」論壇 香港中文大學 印度於佛教產生時正值第一次城鎮化時期,徙聚為城,商賈漸興。當時佛陀針對傳統婆羅門壟斷祭天神賜的倫理,而主張「平等自主」和「自作自受」的生活倫理,使得新興社會階層成為廣大的受眾。這些新興階層主要從事各種商業活動,據《雜阿含經》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只要能將本求利,勤勞賺取,無論是農牧收成,或是經商貿易、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等等,都是佛教所認可的經濟營生。 佛教徒從事商業行為,須講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理,依佛教的教導,此「道」如符合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八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