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54期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54期

出版日期
2024/11/16
出版者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ISSN
2414-7478

時光如白駒過隙,2024 年又到尾聲。這一年裡,我們總共刊登了67 篇論文、200 篇藝文作品,相信這些文字般若,都澆灌了每個人的心田,長養出生命的智慧之花。

 

本期論文版「星雲大師全集」,選刊〈佛光山的三寶山〉,大師說明,經過第一個50 年建設,佛光山在硬體上大致的建構已是三寶俱全的系統:「佛寶山」是佛陀紀念館,代表以文化弘揚佛法;「法寶山」是藏經樓,代表以教育培養人才;「僧寶山」是佛光山,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未來,佛光山宗務委員會轄下的三寶山,將繼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人間論壇」,首先續刊上海大學程恭讓教授上期論文的第三章─《佛說吉祥經.義注》頌文部分;第二篇是如常法師〈佛光緣美術館系統發展與創新〉一文,透過歷史的梳理和分析,探討佛光緣美術館系統如何成為人間佛教美感教育的實踐場域。

 

「青年文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張鈺從人間佛教的視域,考察認知行為療法與佛教唯識學理論互通的關聯性。「投稿園地」,暨南國際大學童靜瑩博士以《往事百語》為材料,以文本分析、因果與三聚淨戒的結構分析法,探索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闡述。

 

「專題連載」,【佛教與海洋文明】第8 篇,黃夏年教授介紹連雲港摩岩石刻的研究情況,也論述未來連雲港佛教文化的發展;【邂逅佛教】第7 篇,蘭卡斯特教授希望我們能認識執著,放下執著,跨越人際藩籬,尊重每一個生命,中英文同步刊登。


本期藝文,刊登了許多厚重莊嚴的篇章,猶如置身於峻嶺崇山間,既聞林泉樂音在幽岩豀谷處飄動,又有美果藥草的芳香可治癒人生之大病,唯須靠讀者們的慧眼,得識寶藏。


實至名歸的簡媜,她講述〈我曾經那樣追尋—文學與生命的連結〉,她說:「願,每一次相逢,皆能互放光芒……行過處化成傳奇。」發著光的願望,猶如最純淨的佳釀,都是在寂寞中沉澱了多少歲月;因此撲鼻的陳香,能遠傳於十方……。名作家「吉祥」(吉廣輿)所撰寫的〈金剛人〉,他以生命來為《金剛經》發出獅吼之聲,為了震醒紅塵眾生迷失的心靈。


劉傳銘撰寫的〈蘇東坡大傳〉節選篇,他說明人生「表面是被流放,……何嘗不是在尋找一個釋放全部能量的機緣呢?」真是千古得知音!覺培法師大作〈當代佛教法脈傳承的交棒與接棒—以佛光山僧團為例〉,其憂教護教之心,從佛光山的傳承中,看到整個佛教的未來,而以「交棒,應視同危機處理」之警鐘,想讓教界長老大德,於弘法利生之餘,回過頭來深思,關於「傳承」與「接棒人」的培養之緊要與迫切。是真菩薩行者也!


慧傳法師〈九九重陽憶母恩〉,寫出母親獨自撫育五個子女成長,有二位是佛門龍象的棟梁僧才慧龍、慧傳兄弟,受到信眾的感念。


名作家焦桐的散文〈野蓮〉,他說:「蓮葉嫻靜的形容,令折磨於生活的精神,有個翠綠鮮豔的夢。」很美好的情懷。李金蓮小說〈沈睡的信〉,在她立體而細膩的描寫中,看到生活與人生的真實面貌,對於人與人間的相逢與離散,刻劃出因緣變化的無常。


其它美好篇章,如林少雯訪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以及台中「心」惠中寺的開光落成,又有「人間修行路」兩位華裔青少年,在困境中尋得解決之道等,不一而足,各有特色,有心閱讀者,必定從相應的文字中,獲得法喜安樂。在此年終的時候,推出秋實豐收的黃金之頁,祝福大家蓄積新能量,開展出人生的新頁!

藝文
金剛人
吉祥
文學作家
藝文
當代佛教法脈傳承的交棒與接棒—以佛光山僧團為例
覺培法師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祕書長
藝文
慧心傳道覺有情(節選)
慧傳法師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
藝文
蘇東坡大傳(節選)
劉傳銘
文化學者
藝文
沉睡的信
李金蓮
名作家
藝文
野蓮
焦桐
飲食文學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藝文
秋鳴
劉學正
藝文
買不到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祖師
藝文
佛心的慈視
心培和尚
藝文
詩二首:六波羅蜜、秋詞
渡夫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