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人,共3035筆結果:
佛教的入世動力問題——評程恭讓教授新著對大乘佛教善巧方便思想譜系的建構
程恭讓教授的新著《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以下簡稱《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於2017年12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93萬字,分上下兩卷。上卷以約50萬字的篇幅扣緊本書副標題「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建構了「最高(最後)的波羅蜜多」—善巧方便的譜系,並論證了善巧方便與般若智慧不即不離、不一不二、平衡開發、辯證彰顯的關係,重建了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人之父母一般之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並重的大乘佛教智慧學,為未來重新闡釋大乘佛教的內在本質、理解大乘教化的內在統一性,以及理解人間佛教的現代轉型奠定了佛學智慧基礎。
/periodicals/94f6abfa-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的入世傾向與出世堅守
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與佛教內在鮮明的人文精神密切相關。大乘佛教的「世間出世間不二」、「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的不二中道思想,給人間佛教提供了理論基礎。繼禪宗之後,人間佛教消解了佛教理想的彼岸性,使成佛的修行成為一種現世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適應了新時代人文關懷的需要,體現了人本位。
/periodicals/94df0548-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行者——致明日的世界
/periodicals/4cc38c7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世世代代修行路
/periodicals/7314b483-ddc0-11ee-88bc-c9de5a43d6bf/
行走於世間的頭陀―略說星雲大師之佛教史地位
/periodicals/cca75af7-b0f5-11ee-90d2-c9de5a43d6bf/
處世無畏 和平共存
/periodicals/976aef9c-6412-11ed-bc72-c9de5a43d6bf/
我的壽命在哪裡?─祈願垂慈長住世,法輪常轉壽無疆
/periodicals/7030e252-332d-11ed-aaec-c9de5a43d6bf/
佛教題材郵票的歷史事件─以被列入世遺並曾發行郵票的佛教遺跡為主
本文旨在引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並有發行郵票的佛教遺跡為例,探討郵票作為圖像記憶媒介的角色和影響。隨著郵政系統的發展和全球郵票的廣泛使用,郵票不僅僅是一種郵寄工具,更成為記錄社會、政治、文化和藝術事件的視窗。本研究旨在通過文獻綜述和實證研究,探討郵票作為圖像記憶媒介的特徵、功能和意義。本文考察了佛教題材的郵票中的歷史事件,以及它與政治、文化和社會的關係。通過對佛郵圖像進行分析和解讀,我們發現郵票圖像中所呈現的歷史事件、人物紀念或項目的展現,反映出特定時代的歴史和文化特徵,從中激發個人和集體的記憶,深深地嵌入了社會的集體記憶之中。本研究為理解圖像記憶、郵票歴史和文化傳播提供新的視角和啟示,並為相關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基礎和參考。
/periodicals/86b789ca-b0f7-11ee-90d2-c9de5a43d6bf/
蕭碧霞師姑訪談錄:跨世紀的追隨—我生命裡的良師(節錄)
/periodicals/ababddb9-7fa6-11ee-83ab-c9de5a43d6bf/
師父為菩薩楷模 弟子發願世世追隨
/periodicals/c5bd157b-8031-11ee-97f0-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