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國際佛教學術會議 專題討論當代人間佛教
價值融和等不同渠道弘揚佛教外,更應推動佛教本土化。對於文化適應與進一步交流,妙光法師也提出了努力方向,例如:把本土社會視如己家、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志、舉行開放及正面的對談等。而佛光山為了迎向未來,也在思考下一代因為思維與信仰模式改變,會面臨的種種挑戰。 覺謙法師分享了與沃佛‧勞瑞爾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Janet Mclellan 教授共同研究的成果,並介紹研究內容為佛光山在大多倫多地區本土化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面向。他強調,「華裔信徒」並非單一身份,而是包括種族、文化的多元因素。各族群的特質也表現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重視傳統文化和語言的傳承,有的希望在本土.....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多元新思惟
師範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大學、東南大學等17所高等院校。參與開題報告的青年學人結合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與自身學科專業,從哲學、歷史學、傳播學、社會學、比較宗教學、民族學及文學等多個介面切入人間佛教議題的思考,開展出多元性、包容性和完整性的人間佛教新思考。 在開題說明會上,程恭讓教授介紹星雲大師為了幫助青年學者成長而設立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的初衷,並介紹此次報告會作為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設以來的第三屆開題報告會,在延續往年側重人間佛教本位研究的宗旨之外,今年的寫作獎學金將會更加關注從人間佛教視角展開的對歷史和文化的觀察。 王雪梅教授介紹從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可以看到星雲大師3個重要的精神:第一、星雲大.....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召集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表示,透過論壇探索佛光山在21世紀所扮演的角色,並跨越語言的隔閡,從英文延伸至其他語言。 人間社記者林靖敏攝 Charles Muller強調耐心的重要 深入思考終會得到答案 Chris Villy發心翻譯 盼成就善美因緣 首度舉辦的「2019人間佛教翻譯論壇」,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辦,1月12日至15日在佛光山舉行,集結佛光山現正在進行的主要翻譯計畫成員,以及佛光山叢林學院英文人才和致力翻譯的人士,來自海內外80人參加。期使達到翻譯計畫在佛典翻譯、名相和學術用語的整體性,並透過網路平台的運用,建構起超越時間、地域.....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行動減輕彼此的苦難。 他分享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人們在困境中互助的場景與精神。還以演員基努·李維在某次訪談的節目為例,當被問到如何處理插隊的情況時,李維並沒有立即做出情緒化的反應,而是進一步思考,對方有什麼苦衷?這反映他在情緒與反應之間創造了思考空間,避免衝動反應。這種自我覺察正是佛教中慈悲實踐的關鍵,既體現對他人的關懷,也強調對自己的關愛。 趙元修以他在企業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為背景,探討在企業管理中,如何結合運用慈悲與智慧。他強調,單獨的慈悲可能會導致縱容,因此必須與智慧結合,舉例西湖公司在疫情期間面臨的挑戰,分享如何在艱難時期中,保持企業對員工的慈悲和關懷,從而實現人性化管理。 .....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教授強調把握佛教的現代化與知識化,說明發展「佛教解經學」的歷史意義。他指出,解經學不僅強化學界對隋唐佛教的研究重視,而透過詮釋學、形上學等研究方法,能夠豐富解經學的理論論述。李教授進一步提出,我們應當思考佛教在當代大學教育中的定位,如何將其與其他知識體系、社會學科乃至其他宗教進行融合與對話。他期望學者們能夠深入研讀佛典,把握佛教的核心智慧,使之切合時代脈動,為當前世界的相關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最後,李四龍教授援引了美國皮尤調查等數據,指出佛教信仰人口增加的趨勢不見樂觀。他建議,學者們應當通過解經學的研究,探討漢傳佛教如何在印度佛教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詮釋,並由此回歸佛典,思考如何使佛法成為人類面對.....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以及佛教在中國轉型中的定位與貢獻,因此人間佛教的時代化非常值得關注。他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將「人間佛教」從概念變成實踐,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如今的佛光山展現了星雲大師的時代性思考。「星雲大師一生思考如何應對當下的人心問題,這是時代的使命,也是人間佛教當代化的表現。」李四龍說,如今在高科技的時代背景下,人間佛教必然迎來全新的闡釋與實踐。 王雪梅介紹人間佛教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的情況,以佛光山礁溪會館監寺滿徹法師曾在德國弘法為例,說明佛教與德國文化的交流,始於人間佛教「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信條,與德國文化具有共通性。人間佛教在德國依然重視文教,在交流中.....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衝突與貧富差距等問題,都影響現代人間佛教的發展。面對一帶一路而言,四川是南方絲綢之路,若不談價值觀、不談宗教會有很多弊病。要從教理方面討論,並探討立長老團,還有菩薩行要有教理支撐,這都是當今中國佛教要思考的問題。 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雪梅教授以4點表示,一、「感動」大師90高齡,卻如此勤於著述,當眾人還在爭論之時,他卻早已清晰地勾勒出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與流變軌跡,對人間佛教不論是踐行還是理念的推動,真可謂不遺餘力!讓人不得不為之感動與敬仰。二、「正名」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懷》就是在為佛教「正名」。佛教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是佛教。本書的核心內容就是再三闡明「佛教」就是「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開展人間佛教新思維
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14所大陸首屈一指的高等校院。參與題報青年學人結合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與自身學科專業,以歷史學、傳播學、比較宗教學、民族學及文學等介面,切入人間佛教議題的思考,開展出具備多元性、包容性及完整性的人間佛教新思維。 現任南京大學教授、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程恭讓教授於開營典禮上特別指出,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除了讓青年學子透過學術認識人間佛教,同時更是一個前瞻性的活動,為日後人間佛教文獻的累積做出實質貢獻。 佛光山退位心定和尚在課間也應邀為參與題報的青年開示,勉勵學子從研究中進一步肯定人間佛教為佛陀弘法的本質精神的落實,以及將認識佛教基本義理視為學術研究基本功.....
英語弘法人才 聞思修培訓
題讓聽講者近入主題、小組帶領討論方法、運用道具與活動等,讓學員具體了解布教法的運用。最後一日更以區域分組讓學員提出如何帶動當地弘法的構思,以期深化佛教在北美的弘傳。 此次的課程調整,讓學員處於主動學習思考位置,從實戰觀摩中認知自己不足之處,吸取他人強項,更能激發學習動力。而西班牙語文弘法師資的成立,也讓佛法更能在美國及中南美洲拉丁裔人口廣泛傳播。 圖說:第二日課程由英語檀講師Ina Denton、覺繼法師與知悅法師,說明如何設計演講、以三段式與聞思修證問題讓聽講者近入主題、小組帶領討論方法、運用道具與活動等,讓學員具體了解佈教法之運用。圖為檀講師Ina Denton講說如何設計演講。 人間社記.....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新書發布座談會 人間佛教傳燈萬方
,卻有極為深刻的內涵,大師究竟想傳達什麼思想理念?除了在「照著說」與「接著說」兩邊選擇,不如取其中道,回到編撰此書的定位與意義來思索。第七章結集有關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國際化與全球化的理念,執筆者慧喜法師思考自己應扮演「橋樑」的角色,將大師留下的文字意涵銜接給讀者,等待更多人回應,從中反思、調整,繼續往前邁進。《星雲大師全集》主編蔡孟樺女士指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提出的十大面相是佛教的未來發展方向,為人間佛教作出定位與重要說明。 妙凡法師總結,人間佛教思想、實踐透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十大貢獻、十大面相,讓大家正確理解人間佛教,也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繼續給予意見指導。 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