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是。完整的密教觀音信仰在中國 西藏流傳下來,在中國漢地曾有流傳,但很快又歸於沉寂。不過保留 明顯密教特色的觀音信仰卻始終流傳于整個東亞地區,形成了這種密 儀持咒型的觀音信仰形態。其主要特點是專心念誦各種觀音神咒,亦 有伴以身結而契,心作觀想的,同完整的密教觀音信仰已有許多區別。 這種信仰形態被視為一種總持法門,因為它既可達到稱名救難的目的, 又能達到智慧解脫的目的。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信仰以加持滿願為主 要表現,也可以簡稱為加持信仰。 其五是“解疑釋惑型”,這是一種流傳于廣大民間的觀音信仰形 態,其主要特點是把觀音當成世俗社會中指點迷津的神仙,求其預測 7 吉凶.....
論漢傳佛教法會聲音元素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漢傳佛教的法會是由經咒誦讀、梵唄唱誦、文本朗讀、法器敲打等聲音元素,以及跪拜、結手印、佛前獻花、上香、供燈燭等肢體動作融合而成的宗教儀式。構築佛教法會的基本元素有兩個,即「聲音元素」與「肢體元素」。本文的內容是對中國漢傳佛教法會中的聲音元素展開分析,通過聲音元素的視角論述漢傳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狀況,從佛教法會的聲音元素揭示佛教在華夏大地發展的歷程。
論漢傳佛教法會聲音元素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漢傳佛教的法會是由經咒誦讀、梵唄唱誦、文本朗讀、法器敲打等聲音元素,以及跪拜、結手印、佛前獻花、上香、供燈燭等肢體動作融合而成的宗教儀式。構築佛教法會的基本元素有兩個,即「聲音元素」與「肢體元素」。本文的內容是對中國漢傳佛教法會中的聲音元素展開分析,通過聲音元素的視角論述漢傳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狀況,從佛教法會的聲音元素揭示佛教在華夏大地發展的歷程。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講說於透過youtube及zoom等不同的網路平台播出,五大洲同步聆聽法要。 慧喜法師於開場時提出:260個字的《心經》,是佛教三藏十二部經中最為普羅大眾所耳熟能詳的經典,同時被視為修行的經典、信仰的念誦、神力的加持。郭朝順教授透過列明十一類《般若經》系統的表單,點明《心經》在般若系統中的特色,指出《心經》的「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整個核心的心要,所以修行需要學習「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而且必須能「照見五蘊皆空」,最後才能夠「度一切苦厄」,達到真正圓滿究竟解脫。 此外,郭朝順教授說明《般若經》與《心經》的關係,以及《心經》的流傳、主題、核心思想、觀修方法「名假、受假、法假」及功德勸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