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進佛教國際版圖的大幅拓展,是星雲大師對佛 教的第七大貢獻 根據美國皮尤中心的調查資料,當今世界有超過五分之四的人 有宗教信仰。其中,有二十二億基督宗教的信徒,有十六億伊斯蘭 教徒,有十億印度教信徒,有近五億佛教的信徒。從這個資料可以 看到:佛教雖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但在世界宗教的家族 中,它仍然是一個弱勢宗教,在全球宗教的信仰版圖中,它並不占 據顯赫的地位,所以佛教對人類社會思想文化的影響,相對其他世 界性宗教而言,顯得仍然有限而薄弱。尤其在率先完成現代化,經 濟、社會較為發達的歐美世界,佛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被人們視為 一種「新興宗教」。正因為如此,所以推動佛.....
第三屆東亞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高端教學典範
院雲水軒的開幕式,共有17所大學,約40名海內外學者以及青年學者薈聚一堂。 來自東亞各區域如日本、韓國、大陸、香港、台灣等16名研究生,在教授推薦下前來,交流佛學研究成果,話題廣涉佛教與社會倫理議題、印度教信仰的交涉,材料含括巴利經典、戒律、民間撰述等文獻,碰觸如來藏、天台宗、唯識等思想與女性主義,展示圖像學、音譯學、歷史學、敘事學與電腦軟體等應用成果。 由海內外15教授予以一一講評,論壇深具教學性特質與效益,以期更實質地提攜佛學研究青年。論壇語言以英文為主;翻譯團隊讓中、日、韓等語言使用者交流無礙。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教授表示,「感謝蓑輪顯量教授的願力與發心,為青年搭建這個平台。」感.....
見證半個亞洲的信仰 體證觀音的慈悲
說明,佛教原鄉在印度,觀音信仰也從印度開展,而佛教從原始部派發展到大乘佛教,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差別,即是「為眾生尋求解脫道」,而「解脫道」正體現出菩薩利益大眾的精神,其中觀音菩薩便是很典型的代表。 隨著印度教的盛行,佛教在印度也逐漸衰微,但於此同時卻在別處開枝散葉,一路北傳至西藏、中國乃至東亞,分別形成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而觀音信仰也隨著大乘佛教的北傳,開始在各國傳承與發展。 適應各國民情 觀音形象多元 李世偉指出,「觀音」一詞最早的紀錄,出現於後漢天竺三藏支曜翻譯的《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經中首度提及「觀音」名號。隨後在《無量壽經》、《法華經》、《普門品》等經典的流通,觀音信仰便在中.....
第六章 人間佛教與印度教的對話
大理地區信仰大黑天神源流考說
研究員-邱永輝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宗教研究研究室主任 邱永輝 中國宗教國情調查研究 印度教民族主義研究 南亞宗教發展態勢 《現代印度的種姓制度》(1996,四川人民出版社) 《印度世俗化研究》(2003,巴蜀書社) 《印度宗教多元文化》(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印度教概論》(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四川大學中國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史學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