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六祖壇經》的解脫觀」,邀請心保和尚與董平教授主講,由妙凡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學者與行者共論《六祖壇經》的解脫觀 繼去年廣受好評的「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論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延續,推出嶄新的系列──「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以《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所包含的10部佛教經典為依據,每部經典選取一個重要觀念,由學者與行者進行線上對談交流。3月1日晚首場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
我對星雲大師「共識與開放」的體認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今年在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上給大家的大會主題「共識與開放」,星雲大師是以什麼樣的「共識」,領導全球三百多萬個佛教徒?「佛光山有一千兩百多位法師,我們來自二十六個國家,不僅彼此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就連文化、習慣、思惟,也有所不同,有趣的是,我們沒有薪水,沒有假期,沒有私人往來,每天工作至少十四個小時,說我們是因為共同的宗教信仰,嚴格說,應該是我們所信仰的宗教「內容」。」....「其次,我們來講「開放」,這兩個字,美國因為開放,吸收了全世界最頂尖的人才,擁有最好的科技,最靈活的企業….,可以說引領著世界的潮流。大陸因為鄧小平先生的改革開放,翻轉了整個大陸人民的生活,讓世界走向中國,也讓中國走向了世界。同樣的,我觀察星雲大師的一生,之所以能夠將佛教走向世界五大洲,也因為「開放」的胸襟。」
同體共生
《華嚴經》圓融思想的實踐 善用其心
《華嚴經》的圓融觀邀請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如常法師、邱高興教授主講 人間佛教研究院 《華嚴經》圓融思想的實踐 善用其心 《華嚴經》圓融思想的實踐 善用其心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擔任與談人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經典十堂課,《華嚴經》 文/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12月1日播出今年最後一堂課:「《華嚴經》的圓融觀」。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
在新的歷史高度再思考、再出發
人間佛教是佛教歷史與現實中的重要現象,也很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佛教的重要現象。人間佛教已經創造性地詮釋了深刻而新鮮的佛教的理念、思想、學術、文化,已經以無比震撼的力量讓古老的佛教精神復活,讓佛教在現代社會煥發出幾乎使人意想不到的嶄新的智慧光芒。
我對星雲大師書法藝術的再認識
我們都知道,文學藝術,尤其是詩歌、書法、繪畫、雕塑、戲曲等,對宗教的傳播,功莫大焉,他以大眾喜聞樂見、賞心悅目的形式美好的傳遞著宗教的精神和理念,又是那麼的可感可觸、富於表現力,佛教尤其重視並擅於運用文學藝術的形式來弘傳教理教義,也就是︽法華經︾中所說的方便善巧,從而也衍生了豐厚的佛教藝術遺存,蔚為大觀。在這一研究背景下,加之自身興趣的原因,我選擇了星雲大師的書法藝術,尤其是﹁一筆字﹂書法藝術進行了關注。自覺因緣殊勝,內心歡喜。
天女散花——記《唯識藏》出書
唱出永恆的希望
記出家四十年
大智慧到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