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法師,共1058筆結果:
十法界流轉——與佛相應
/periodicals/12f3703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佛首回歸的幾個面向
/periodicals/6b259ab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佛祖知道嗎?
/periodicals/6aef225e-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發展的幾個核心理念
1998年,星雲大師至印度菩提伽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當時西藏喇嘛貢噶多傑仁波切(kun dga’ rdo rje rin po che),感念佛光山寺創設中華漢藏文化協會,長期促進世界佛教漢藏文化交流,並舉辦世界佛教顯密會議,乃至創立國際佛光會等,是弘揚人間佛教的正派道場,遂表達贈送護藏近三十年的佛牙舍利心願,盼能在台灣建館供奉。
/periodicals/1e48e5d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徘徊在佛學與文學的蘇曼殊、許地山
/periodicals/4afd7249-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星空慧日光灼灼 雲漢碧宇佛眼青―佛光山星雲大師讚頌會致詞
/periodicals/4946e381-2312-11ee-a077-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對佛教的十大貢獻
星雲大師是台灣佛光山的開山,是現代人間佛教一位卓越的創立者,是具有全球聲望的當代佛教導師。大師祖籍江蘇江都,一九二七年生,十二歲在棲霞寺出家,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灣,一九六七年開始創建佛光山道場。自一九四七年焦山佛學院畢業迄今,大師弘法已近七十餘年。今屆九十嵩壽,仍自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以弘法為家務。大師對於佛教的貢獻和影響,不限於台灣,而及於全球各地;不限於人間佛教,而關乎整個佛教。大師對於佛教貢獻至巨,影響至深。茲摘其主要者,嘗試言之。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74/
佛光山海外弘傳的文化適應問題
佛教起源於印度,發揚在中國、日本、泰國、斯里蘭卡等亞洲地區。在歷時逾兩千五百年的發展過程中,佛教必須不斷的適應各種文化、種族及風俗民情。做為全世界最大的佛教團體之一,佛光山陸續於全球五大洲兩百多個地區設立道場,並獲得當地人士的肯定。而創辦人星雲大師是如何成功的使人間佛教全球化、本土化及普及化?本文旨在從文化適應的角度來探討佛光山在星雲大師的領導下,促使人間佛教本土化的現況,以及所使用的策略是否適當?面臨的文化衝突又該如何解決等問題。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845/
「自我」與「無我」—從西方心理學的困境談佛教治療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44/
序──《佛學研究論文集》出版緣起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