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相應,共79筆結果:
星雲大師布施觀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星雲大師對布施詮釋及實踐,讓世人了解布施真實意義 以及對當代的價值與貢獻。期望以星雲大師布施思想,歸納出契合當代人的一套布 施實踐方法,讓讀者可以從中自我解答人生問題。 在第二章主要從經典爬梳出佛教布施思想源流,可知大部份以慈善救濟為主, 範疇涵蓋著人民的食衣住行。而佛陀所說布施的定義為,以善念相應的身語行為; 布施的目的,藉由布施捨去自身的我執,教導眾生積極面對人生不圓滿。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3212/
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芻議
在當代佛教史上,星雲大師是一位於佛教有巨大貢獻者。他把一生獻給佛教,以台灣為基地,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開展了影響世界佛教發展的新佛教運動,推動海峽兩岸佛教聯誼,促進中國漢地佛教在世界傳播,「法水長流五大洲」。星雲大師願力宏偉,慈悲廣大,佛學深厚,解行相應,對佛教的貢獻涉及到佛教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地展現了他的睿智與學說。現在出版的365 冊《星雲大師全集》,忠實地記錄了大師為佛教所作出的全部努力,我們從這套皇皇巨著中了解到大師的心願和付諸的行動,不由得生起由衷的敬佩。多年來,對大師的研究與解讀已經由很多學者作過,筆者僅就星雲大師的管理思想作一粗淺研究。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582/
心行相應
心行相應 Corresponding Mind and Actions
/dictionary/search-result/b2b6ecb8-5ec7-11ef-a504-c9de5a43d6bf/
論「應」
在古漢語中,「應」字包含有應該的意思,但在具體使用時,用「應」字來表示應該的例子不太多。在許多表達「應該」的地方,多是用「當」、「該」兩個字來表示的。「應」字在古漢語中主要是用來表示接受、適應、進入、參加的意思。譬如:應景之所,應對如流,應運而生,應供功德,應時而作,應訴反駁,隨機應變,隨時應用,應試答題,應急措施,匆忙應戰,應接自如,當即應和等等。其中像應用、應試、應接、應對、應和、應戰、應急,都是表示「進入」的意思。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1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