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應世無畏
應世無畏 Face the World Fearlessly
佛法在世間
佛法在世間 Dharma is Within the World
火中生蓮 世間稀有
火中生蓮 世間稀有 Lotuses Blooming in the Fire; Rare in this world.
【行走於世間的頭陀―略說星雲大師之佛教史地位】
線上閱讀 【行走於世間的頭陀―略說星雲大師之佛教史地位】 浙江大學董平教授認為,星雲大師是引領中國佛教史轉折點的重要人物。 影片點閱:https://youtu.be/7y9F2wYP7QA 全文詳閱:https://lurl.cc/Fc91vE 浙江大學董平教授認為,星雲大師是引領中國佛教史轉折點的重要人物。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論漢譯佛經音樂史料中所體現的人間性
音樂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漢譯佛教經典中有很多經文講到了音樂,經文中所講的音樂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佛國音樂,另一種是世間音樂。佛國樂與世間樂實質是佛教真俗二諦義理在佛教音樂思想中的體現。在世間音樂部分,佛陀要求世人用音樂供養佛,同時也教誨世人不能整日沉溺於伎樂。佛陀在佛經中所講的佛國音樂,對於世間人而言,只能通過觀想而得到,這種觀想實為感悟,表現的是世人心中的嚮往。佛陀所講的世間樂與佛國樂都是為世人而講,體現的是人間性。本論文通過對漢譯佛經音樂史料的分析和研究,闡述佛教經文中佛國樂與世間樂的特性,同時也通過分析,闡述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對般若智慧的現代詮釋 ――以其《般若經》著述為中心
本文通過星雲大師對《心經》與《金剛經》的現代詮釋著作,探討般若智慧在人間佛教的重要意義。星雲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弘傳適應現代人需要的佛法,以通俗易解的方式講說法義,這種大眾能解、能行的教說非是淺層世俗善法,大師強調般若智慧為其根據,能與般若結合的修行始相應於真實「佛法」。星雲大師指導般若智慧的淺深差別內涵,可用「緣起性空」概括其意旨。凡夫的智慧,信解因果道理,了知世間有善有惡、有因有果;二乘的智慧,能觀照緣起法則,了知萬法皆因緣所成,較利根者可藉因緣的解析而領悟到空義;菩薩的空性智慧,不破有而見空,了悟空有不二的畢竟空義,以出世心行入世事業;最後,空性智慧的圓滿即是佛陀的「般若」。運用深入淺出的現代詮釋,引領行者由淺入深進入般若堂奧。星雲大師並將般若空義、佛性思想與禪宗心性思想進行融通,空性的體證是開顯佛性、清淨心的關鑰。大乘般若空慧是全然無執的精神境界,由「真空」以顯「妙有」,無量無邊的智慧作用使具足一切功德的佛智全體豁顯。星雲大師提點行者,人人本來圓具智慧潛能,透過人間的佛法實踐,發揮般若的覺照力量,獲致身心的自在安樂,不疲厭地在生死世間完成自覺利他的菩薩道修學功課。
論中國佛教心性本體論的特質
綜合起來,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形而上特徵體現為:其一,對眾生之心的原本狀態的不斷追尋。中國化佛教諸宗並將其與解脫論相聯繫,從而形成了返本還源的修證路徑。其二,將「佛」視為抽象理體,並在此基點上將心性論的著作重點置於探討佛與眾生即「理體」與心體的關係上。其三,受中國傳統思惟傾向的影響,比較明確地探討了本體與現象的關係問題,也就是以「心」為世間諸法的最終原因即「本根」。以下分別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