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萬事》英文版第一冊面世 映照人生萬象的智慧之書
《人間萬事》是星雲大師繼《迷悟之間》在《人間福報》第三個三年執筆撰寫的頭版專欄。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帶領歐洲翻譯團隊,英譯本 The Many Matters of Life: Volume 1(《人間萬事》英文版第一冊)正式問世。 《人間萬事》英文版第一冊面世 映照人生萬象的智慧之書 《人間萬事》是星雲大師繼「迷悟之間」、「星雲法語」之後,在《人間福報》第三個三年執筆撰寫的頭版專欄。在財.....
《邂逅佛教:人世間的一處歸宿》中譯本發行 在動盪時代尋覓心靈歸宿
佛教經典數位化的先驅,對大藏經資訊化貢獻深遠,並擔任《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顧問與「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學術策展人,長年推動佛教研究的國際交流。 這位已入耄耋之齡的教授,與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法誼深厚逾四十載,理念契合,共同致力於人間佛教的現代實踐與全球弘傳。為此,特別收錄星雲大師生前撰文摘錄,以及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與西來大學謝明華校長的誠摯推薦,為全書注入深厚情誼與精神回響。 《邂逅佛教》不急於為生命提供答案,而是陪伴每一位讀者在內心敞開時,緩緩閱讀、靜靜思索。像是一位午後緩步前行的長者,低聲說:「我走過這些路,你不必和我一樣,但你可以聽聽看。」 當.....
人間佛教的藍圖(一)
本文的主旨不在高談人間佛教的理論,也不拘泥於一般學術論文的格式,只是有感於過去學者們常把佛教的理論搬來搬去,說是論非,分歧思想,造成佛教的四分五裂,殊為可惜。 其實,佛教本來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道理不在辯解,而重在同一信仰。就等於吾人經常閱讀經文,義理明了;閱讀註解,反而不知所云。佛教的學術論文,重在給人信心,給人明白,給人一以貫之,對義理融會了然。佛教常講般若智慧,為的是去除分別;但實際上佛教界過去的各宗各派、各種議論,重重疊疊,異說紛紜。雖說佛教博大精深,但歧途雜論,未能有益於佛心證道,明白說,我們並不喜歡談是論非的佛法,我們需要的是一乘直入的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易懂難行之道,今日的佛教界,講經說論,可以舌燦蓮花,滔滔不絕;講說人間佛教,何其難哉!即使能講人間佛教,也是膚淺的口號,不能身體力行。人間佛教是實 用的佛法,行住坐臥、衣食住行、舉心動念,哪一項生活能離開人間佛教呢? 吾人雖生在人間,猶如身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今為幫助世人一窺人間佛教的風貌,僅就佛法經論、古德懿行中,有關人間佛教的各項實踐,整理而略論倫理觀(居家之道)、道德觀(修養之道)、生活觀(資用之道)、感情觀(情愛之道)、社會觀(群我之道)、忠孝觀(立身之道)、財富觀(理財之道)、福壽觀(擁有之道)、保健觀(醫療之道)、慈悲觀(結緣之道)、因果觀(緣起之道)、宗教觀(信仰之道)、生命觀(生死之道)、知識觀(進修之道)、育樂觀(正命之道)、喪慶觀(正見之道)、自然觀(環保之道)、政治觀(進修之道)、國際觀(包容之道)、未來觀(發展之道)如後,希冀以此建立人間佛教的藍圖與理念。
第七章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之民間信仰思想研究
第七章 從《佛光菜根譚》談星雲大師的本體工夫
七誡歌( 二)
錯七錯八 彌增顛倒
錯七錯八 彌增顛倒 At Sixes and Sevens; Worsening distorted vi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