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如滿禪師偈
如滿禪師偈 Verse by Chan Master Ruman
會因為已經在分析開始前 閱讀完訪談稿,而在分析時急於統整、證明或糾錯個案的說法。 直接探看後續的個案論述,破壞了序列性原則,導致分析團體不 僅無法隨著個案的論述進行分析,也陷入僅討論哪個陳述才是個 案真正想法的爭議中,而忘卻客觀詮釋學追求理解行動客觀意義 的基本立場。這時,帶領者就必須制止成員的論述,重新回到原 本的分析文本序列。違反字面義原則的狀況也容易發生,該原則 要求只能對於被捕捉到的線索進行分析,分析過程專注於「個案 說了什麼,而非其實他也許想要這麼說」(Wernet 2014: 241)。 實際狀況經常是成員猜想行動者的動機,當成員說出「我覺得他 想講的是」、「我認為他的意思是」,就.....
去偽存真 轉識成智
去偽存真 轉識成智 Removing Illusions, Retaining the Truth;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Hsing Yun Award for Contribution to Truth, Beautiful, and Good News
真善美傳播貢獻獎
真善美傳播貢獻獎  Truthful, Virtuous, and Beautiful Media Awards
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真善美新聞傳播獎  Truthful, Virtuous and Beautiful Media Award
關於江泌女子僧法誦出經
本文依據歷代經錄的記載,對發生在齊末梁初的僧法尼誦出經進行了考證。文章認為,僧祐心目中的「疑經」實際指偽經,與道安並無本質的不同。僧祐開始模糊地意識到存在著真偽難辨、尚需考證的經典,使疑經問題非正式地提上了中國佛教文獻學史的議事日程,這就是僧祐的貢獻。文章指出,時人及後人對僧法誦經事基本持否定態度,這反映了中國佛教可貴的理性精神。也為中國信仰性佛教的健康發展排除了可能出現的干擾與指出了正確的導向。文章對僧法誦出的二十一部經典逐一進行考釋,理清了它們中的一些典籍在當時及後代流傳、乃至入藏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