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帶著金剛經旅行
《金剛經》和〈 畫山水序〉
吉藏《金剛般若疏》研究
對於吉藏思想的研究,有一類主題內容涉及其釋經的研究,相對來說,這一類研究之中,學術界對其疏釋《金剛經》的研究作品並不多見,這也是本文選擇這一主題的一個原因。1 吉藏對於般若類經典的解釋有兩部重要的作品:一是對於什譯《金剛經》的解釋,有《金剛般若疏》4 卷;二是對於《大品般若》即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解釋,有《大品經義疏》10 卷。
金剛經講話
金剛經講話  Describing the Indescribable: A Discourse on the Diamond Sutra
「安心」的金鑰匙
生活的煩惱,或許源於社會的變遷,但論其根本,還在於我們的內心。《金剛經》五千多字,是一部安心的寶典;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則是打開這部寶典的金鑰匙。
論「應」
在古漢語中,「應」字包含有應該的意思,但在具體使用時,用「應」字來表示應該的例子不太多。在許多表達「應該」的地方,多是用「當」、「該」兩個字來表示的。「應」字在古漢語中主要是用來表示接受、適應、進入、參加的意思。譬如:應景之所,應對如流,應運而生,應供功德,應時而作,應訴反駁,隨機應變,隨時應用,應試答題,應急措施,匆忙應戰,應接自如,當即應和等等。其中像應用、應試、應接、應對、應和、應戰、應急,都是表示「進入」的意思。
榮譽教授-李利安
奘研究院院長 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理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員 李利安 中國佛教歷史與思想 宗教學理論與宗教現實問題 《金剛經般若思想初探》(2001,佛光文教基金會)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研究》(2006,陝西人民出版社) 《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2008,宗教文化出版社) 《慈悲喜捨: 佛教菩薩觀》(2009,宗教文化出版社)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二級教授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 歷史學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