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法華經,共55筆結果:
《法華經》的特色、價值與文獻應用
《法華經》在佛教聖典中,是一部廣受尊崇而被信奉的經典,不但具有文學價值,而且被稱為經中之王。依其經文內容來看,處處顯示與其他大乘經典不同之處。以下從幾個角度來談談《法華經》的特色。
/periodicals/1d963793-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龍樹的共相論
西方的共相(The Universals)概念由蘇格拉底(Socra-tes)首先提出,作者認為龍樹所說的「如」即是此「共相」. 依《大智度論》與慧遠之注釋,龍樹所說之「如」有二種意義:一指各各相,二指實相; 亦即「分殊的共相」與「最高的共相」. 作者於本文只討論「分殊的共相」中所歸納出來的「基本共相」。所謂「基本共相」言一一法有九種,即說一切存在有九種通性,作者稱之為「九法」:一. 體; 二. 法; 三. 力; 四. 因; 五. 緣; 六. 果; 七. 性; 八. 限礙; 九. 開通方便 由於龍樹未曾對此九法詳細說明,因此作者於本文總說九法,略為去取台宗之說,兼與《法華經》方便品「如是說 」對解,會通,試圖說明此九法 (九大共相) 之意義。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131/
我對星雲大師書法藝術的再認識
我們都知道,文學藝術,尤其是詩歌、書法、繪畫、雕塑、戲曲等,對宗教的傳播,功莫大焉,他以大眾喜聞樂見、賞心悅目的形式美好的傳遞著宗教的精神和理念,又是那麼的可感可觸、富於表現力,佛教尤其重視並擅於運用文學藝術的形式來弘傳教理教義,也就是︽法華經︾中所說的方便善巧,從而也衍生了豐厚的佛教藝術遺存,蔚為大觀。在這一研究背景下,加之自身興趣的原因,我選擇了星雲大師的書法藝術,尤其是﹁一筆字﹂書法藝術進行了關注。自覺因緣殊勝,內心歡喜。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91/
第四章《法華經》的教義思想
/publications/e2532627-f567-11ed-8eb3-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