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圓滿與自在
「圓滿」,是最自然、最完美的意義;「圓滿」,是人們最嚮往、最欣羨的境界,像花好月圓、子孫滿堂、福祿壽全、白璧無瑕等等,都是用來頌揚圓滿的辭句。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許多不圓滿的時候,像人間的悲歡離合、生命的苦樂無常、感情的愛恨恩怨等等,都有如日之升沉起落、月之陰晴圓缺,總為吾人帶來諸多遺憾。 說到「自在」,就像鳥雀飛空、游魚戲水,古往今來皆被人們所禮讚謳歌。無苦無惱的解脫,無憂無慮的自在,多麼令人神往!但當今的社會,治安更加惡化、家庭成員不睦、政經局面動盪、人際缺乏共識、資訊紛至沓來、異說擾亂人心、物欲強烈誘惑……,讓人感到身不自在,心不自在,處處都不自在。
禪與維根斯坦的後期思想比較
本文之目的在比較禪與維根斯坦後期思想的異同,以促使東西文化的交流,認識,使中國再度創造出更新穎,更充實的思想內容. 作者在處理結構上,首先分論禪宗的思想內容與維根斯坦的後期思想,解釋禪之與禪宗? 禪宗的歷史發展? 禪宗的要義? 禪宗的語言特性? 及略述維根斯坦對哲學,對意義的看法? 說明「瞭解」一詞的義涵? 和其《哲學研究》一書的特色? 繼則比較兩者思想,言其相似處在:一,兩者的目的皆在使心靈無礙. 二. 不建立體系,應病與藥. 三. 語言是一種權宜之計. 四. 著重人生實際的生活面. 五. 還原事物的形上本來面目. 六. 強調心靈的價值. 而其相異處在:一. 兩者重心不同. 二. 語言功能不同. 三. 動作表示法之不同. 四. 方法不同. 五. 對「看」採取不同的看法。
隨遇而安處處天堂
隨遇而安處處天堂 Follow all circumstances with peace: any place is heaven to you
《普門學報》發行緣起與展望
四十三年前,也就是一九五七年的時候,張若虛先生創辦《覺世旬刊》,由星雲大師擔任總編輯。初時是以四開的報紙型問世,一共發行了七一五期,因為單張的不易收存,於是應讀者要求,改為雜誌型發行。十天一次,曾發行到每期四十萬份,寄發耗費人工太大,不得已便改為十六開的雜誌,每月出刊一次。從一三五一期開始,四十多年來,共發行了一四○六期,現在把任務交給「人間福報」,改為「覺世副刊」以延續此一文化香火。但是在一九七七年,因為《覺世》從單一報紙轉型的時候,希望把佛教更文藝化、生活化、知識化,所以又同時發展出《普門雜誌》。
星雲大師文學觀研究
星雲大師的文學作品觀以古典主義為價值標準,追求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真善美的統一。大師認為文學是表情達意的工具,該觀念與大師的佛教立場息息相關,同時又有著胡適的影響在內。在創作觀方面,大師將生活作為文學創作的源頭活水,並認為文學作品應包含作家自我的思想與情感,以胡適的相關思想為中介與中國傳統的「感物」說以及「言志」、「緣情」理論相接。在寫作策略上,大師比較不注重靈感,肯定勤奮在創作中的作用,將創作與生活融為一體大師極為重視文字般若,並以其獨特方式超越了做「第一義」之不可說的言義矛盾。與此同時,大師認為文學具有著豐富的生活價值,這一生活價值既根源於文學所具有的工具性質,能夠給予人知識與眼界,同時亦可修身養性、變化氣質。除此之外,文學還可「以教代刑」,是對佛儒二家思想的融合。大師的文學觀念是一個有機的思想系統,這一系統以古典主義為基本精神,以佛教為立足根本,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為價值指歸,以佛學思想、胡適思想與儒家思想為主要理論資源。大師深諳「善巧方便」的不二法門,將各家思想融於一體,形成了與其人間佛教思想相輝映的文學思想系統。
從《星雲日記》看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
當代人間佛教最重要的實踐家星雲大師,一直以來以各種善巧方便構建人間佛教的現代實踐模式。星雲大師積極推動佛教人間化、生活化、大眾化、現代化、國際化,讓佛教的慈悲與智慧,透過文學、藝術、音樂、教育等方式,成為人類心靈的加油站,並讓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在世界各地發光發熱。星雲大師在弘法方面的成就,正是基於他以藝文作佛事的宗旨而推行的。本文擬從《星雲日記》入手,著力對星雲大師的藝術思想進行梳理歸納,試圖從《星雲日記》中探析大師關於藝術於佛教、藝術於生活、藝術於教育的一些看法和思考,進而探討佛光山佛教藝術的開展及其人間佛教的弘化。
試論星雲大師涅槃觀
本文是筆者閱讀星雲大師的著作〈佛教的圓滿世界• 第一篇涅槃寂靜〉後之心得,經由研讀大師的著作,希企透過大師的言論,引領筆者真實理解大師論述涅槃寂靜之義理,企圖了解其論述所引述之中觀、唯識、天台、禪宗等宗派教理,在漢傳佛教脈絡下,對大師涅槃思想觀及人間佛教行誼之影響。 筆者本文進行方式,仍以大師所下之標題為論述主軸,就其文所分述:一、涅槃的意義,二、涅槃的異名,三、涅槃的特性,四、涅槃的種類,五、涅槃的境界,六、涅槃的求證。依序探討文本引經據典之依據,爬梳其所涉及經論與大師所詮之義理及獨特見解。就筆者之探討、認知與理解下,大師對涅槃寂樂所作之詮釋義理,善舉諸經為解,方便權巧言說佛法總學如三法印、三學、四攝及六度等,來開發眾生本具自性清淨心,以達自度度人之究竟解脫,追求人生圓滿自由自在的生活。這一切都不離人世間,將佛法落實在現實生活裡,傳遞「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佛教理念,印證其人間佛教之最終理趣。
星雲大師禪思想探析
星雲大師融會各宗禪法,結合現代社會變革與發展,與時俱進,貼近生活,契理契機,形成了自己獨特而普世的「星雲禪法」,開啟了現代人間佛教新篇章。星雲禪法上承佛陀本懷,落實於當下現實生活,引導著大眾將之作為一種人生追求、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生活方式而努力前行,從而達到提升人生境界、實踐人間佛教之目標。本文扼要分析了星雲禪法的基本特質、教導方式以及踐行次第,以期對星雲禪法做一個比較全面的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