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智,共742筆結果:
修持建設社會,戒律構成公德 —星雲大師的社會修持理論
星雲大師回歸佛陀本懷,重新梳理並且整合了佛陀的超越智慧,運用現代化語言詮釋佛教經典,反思現實社會,提出「發心與發展」以及「自覺與行佛」,作為人間佛教實踐與修行的法門,其核心就是人間佛教的社會修持理論,強調指出「制度就是戒律」,強調戒律之前人人平等,就如社會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道理,應當成為人間佛教社會建設的基本路徑。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679/
修身養性、開啟智慧的「無盡藏」
/publications/item_123456789_3062/
智慧創新 與時俱進
智慧創新 與時俱進 Innovative Wisdom;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dictionary/search-result/82a615c3-4992-11ef-8422-c9de5a43d6bf/
珍惜師父給我們的智慧寶藏
/periodicals/54802279-ef02-11ed-8eb3-c9de5a43d6bf/
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及其價值意義
南北朝涅槃師的判教,最有代表性的是慧觀的「二教五時」判教,竺道生的「四法輪」判教,以及劉虬的「五時七階」判教。天台宗智顗後來對南北朝判教進行全面反思和總結概括的「南三北七」十家判教中,南方三家以及北方的一家,都是屬於涅槃師系統的判教。 涅槃師的判教,為中國佛教開創了判教這一極其重要的方法論,它後來成為中國佛教教理思想建構的基本方法論。涅槃師的判教雖然被後人超越了,但是其重大的價值意義,以及重要的歷史功績,不容忽視。
/publications/journals/item_123456789_1460/
如滿禪師偈
如滿禪師偈 Verse by Chan Master Ruman
/dictionary/search-result/1bdc27cd-4bed-11ef-8674-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