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佛教學,共2060筆結果:
向善向上的生命力量
/periodicals/463c415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付出,得遇上對的人
/periodicals/7c4881c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中國歷史上的幽默大師
/periodicals/2519e52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六朝風物躍然紙上―讀《六朝山水有清音》
/periodicals/710e83d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牆壁上的蝸牛
/periodicals/285bd44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上上籤
/periodicals/4260bfb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上當猿猴巧自救
/periodicals/3e975b5c-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修行路上
/periodicals/4311e65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櫻花上進
/periodicals/7ebed92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當代漢傳佛教中菩薩戒與毗奈耶的相容性——兩岸比較研究(上)
菩薩思想自中世紀以來就穩步發展,成為漢傳大乘佛教的主要特徵。承襲大乘佛教傳統的比丘和比丘尼在三壇大戒戒會中也會受持菩薩戒;換言之,兼受菩薩戒與比丘/比丘尼戒兩種律儀,是大乘佛教出家僧人的顯著特徵。這一情況延伸出值得探討的議題: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當前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中國僧侶對於菩薩戒的認知、理念及其相關實踐為何?雖然這兩個地區根源於相同的漢傳佛教傳統,修行、實踐方式等仍有些許不同。再者,這項長期、跨兩岸的比較研究,也揭示佛教戒律與菩薩思想之間潛在的矛盾與衝突。
/periodicals/610a0518-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