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 力求最佳譯文
圖說: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10月23日「經典名稱的翻譯技巧」,邀請到佛光山副住持暨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慧峰法師(右),和蘭卡斯特教授(左)共同授課。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 力求最佳譯文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10月21日至25日在佛光山麻竹園舉辦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此計畫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組主任妙光法師擔任總召集人,最高學術顧問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語言學系終身榮譽教授路易斯‧蘭.....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第三堂課「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邀請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邱永輝教授主講、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玉珍教授主持。 人間佛教研究院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人間佛教學第三堂課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 邱永輝認為「本土化」是宗教得以傳播的必由之路。而重視教育和性別平等,是印度佛教團體的本土特色。因此人間佛教在印度的本土化,要從文教弘法,普及知識著手。 當年佛陀見到百姓老病死的痛苦,感同身受,因而出家;星雲大師曾八次前往印度,在印度看到被貧困、種姓所束縛的民眾,感受到當年佛陀的痛苦。 宋滌姬高雄報導 佛光山人間佛教.....
〈台灣佛教新史〉之二十——日本殖民時期佛教教育: 臨濟宗妙心寺派(上)
日本佛教各宗在台灣殖民初期(1896-1915)所興辦的教育事業,並非針對台籍僧侶、齋友,很大一部分是對殖民「國(日)語」政策的助成,直到1915 年「西來庵事件」之後,總督府啟動全台宗教調查,與本島佛教具有歷史淵源的禪宗系統臨濟宗與曹洞宗,幾乎在同時投入興辦教導台籍僧侶、齋友的正式機構,其中的緣由,乃1916 年臨濟宗妙心寺派在台布教總監長谷慈圓(1880-1918)向日本本山提出〈鎮南學寮設立申請書〉所具陳的六條理由之一。
新州封城不封心 雪梨協會線上植樹
燕子飛來枕上
人間佛教的佛陀觀 ──以《阿含經》為主分析佛陀的人格(上)
本文以《阿含經》為主,來討論釋迦牟尼佛的人格。一般來說,印度是一個神祕的國度,印度人也崇尚神祕。他們以修行各種不同的禪定與苦行,來追求與神祕的大梵結合,或者與人們難以理解的、絕對的、最高的真實結合。所以印度人的思想發達,這就是為什麼印度產生這樣多宗教的原因。
史上最早的下馬威
全球逾萬佛光人 線上召開大會
綠茵場上的修行者
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