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大洋洲佛光山跨文化交往研究
自二十世紀九○年代初以來,佛光山為深入大洋洲社會並實現本土化發展,進行了廣泛且多樣的跨文化交往。大洋洲佛光山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在跨文化交往平台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地受到當地居民的接納,有效地融入到當地社會。通過近 30 年的積累,大洋洲佛光山的跨文化交往形成了對象廣泛、平台多元、途徑多樣、議題前沿、活動穩定及活動形式具有歸化性的特點。這些活動的開展,使佛光山在大洋洲收穫了各方面長久穩定的支持,進一步融入當地社會,成為重要的社區成員,甚至爭取到了本土信眾,發展出多元信仰的群體。這一典型案例,為全球化時代跨文化圈的文化傳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啟發人們應當抱有謙和的態度,積極地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進行跨文化對話,並將所傳播文化進行適當的異化與歸化。同時,這一案例還為宗教對話模式的拓展提供了中國智慧。
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開幕 海內外學者聚首交流
佛陀在人間、人間有佛教─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二章有感〉,他表示,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佛教,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其根據出於原始經典,是透過原始經典,闡明人間佛教就是佛教。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亞洲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芬妮說,相較歐洲存在許多的宗教紛歧,中國文化以其融合的胸襟,認為不同的宗教皆有其可取之處,人間佛教也是秉持相同的看法,這是大家應該學習的精神。史芬妮認為,差異不是問題,當差異融合時,就成為一個圓滿的世界,她認為這就是人間佛教的特色。 開幕式與會出席包括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萬金川、中國藝術研究院田青教授、四川大學陳兵教授、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等。 展望人間佛教國.....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進行交流,探討性別平等對於現代社會的價值。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跨種族宗教對談平等觀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來山交流 【人間社 知睦 大樹報導】 「台印性別平等促進研討會」參訪團在6/1-2來到佛光山,1日晚上於傳燈樓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進行交流,探討性別平等對於現代社會的價值。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南華大學宗教所所長覺明法師等接待交流,雙方討論了星雲大師的平等觀、佛光山的教育體系、慈善服務、國際學術合作、佛教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等議題。參訪團由中正大學犯罪防.....
佛法,亦宗教亦哲學
佛法,亦宗教亦哲學  Buddhism, a Religion and Also a Philosophy
黃汝亨的宗教經驗與八股文觀念
點亮心燈
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四的」定義的理解
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教法,其中,「佛說的」堅守了佛教的正統傳承,體現佛教信仰的神聖性和崇高性,顯示有法可依;「人要的」堅守了佛教的現實關切,體現了佛教社會功能的生活性和世俗性,顯示有人可用;「淨化的」堅守了佛教的基本道路,體現了佛教實踐方法的內在性和精神性,顯示有路可走;「善美的」堅守了佛教的價值取向,體現了佛教信仰訴求的正義性和大同性,顯示有福可享。「四的」分別以信佛所說、解人所要、行淨所治、證善所成為核心,融信、解、行、證於一體,體現了人間佛教以佛為皈、以人為本、治心為上、同歸善美的根本特質,為人間佛教建立了一個具有精神凝聚力和信仰認同性的文化共識平台,對全球化時代三大語系佛教的會通,乃至人類多元宗教的對話合作,均具有積極的意義。
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
今天非常榮幸,主持這場由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主辦的「人間佛教與社會人生―《星雲大師全集》五人談」座談會,我們邀請了國內佛教界五位著名專家,陳兵老師是佛教界的耆宿,也是國內最早做佛教研究的學者;李利安老師是觀音信仰方面的著名學者,也是在人間佛教研究方面用力頗深的專家;段玉明老師在佛教與社會這領域,一直是非常活躍的專家;閔麗老師是川大宗教所做宗教政治學、宗教哲學方面的學科帶頭人;王雪梅老師在佛教史、佛教與民俗等方面,都有很多建樹和成就。當然,我們還要隆重介紹不遠千里從寶島台灣來到成都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感謝他能撥冗親臨這次座談會。佛光山已經惠贈我們川大宗教所一套《星雲大師全集》了,這是我們所收藏的一套重要圖書,再次感謝佛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