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中國佛教高僧全集  A Collection of Biograhpies of Eminent Monks in Chinese Buddhism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  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Buddhist Works: Chinese Buddhist Academic Series
《法華經》在中國―思想.傳譯.實踐.文化
《法華經》是形成於初期大乘佛教時期的一部重要經典,富含深刻的教義思想、宗教信念與修行指引,明白說理與譬喻故事交織巧妙,為各個歷史時代的大乘行者提供豐富的思想與實踐資源。這部經典所述法義就當時的佛教學說脈動而言,具有創新思想的意義,激揚教理論辯與發展,對整體大乘佛學產生深遠影響。《法華經》義理精妙,敘說生動,富文學趣味,在思想、修行、文學、藝術等面向,為中國佛教與文化提供豐富的資源。在思想維度,道生、法雲、智顗、吉藏、窺基,及歷代許多佛門大德留下解義精湛的注疏,成為後人理解經義的資源。在修行層面,高僧傳記留下許多僧人修持《法華經》的事跡記載;天台學系發展依於此經的止觀與禮懺法門;還有多種關於此經的弘傳記與靈驗記。文學與藝術方面,此經本身具備文學性,教說與譬喻成為歷代文人經常援引的題材;二佛並坐、觀音形象、譬喻故事,在中 國佛教藝術作品中生動呈現。《法華經》的多元展現樣貌是中華佛教文化的一個重要構面。
論漢傳佛教法會聲音元素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漢傳佛教的法會是由經咒誦讀、梵唄唱誦、文本朗讀、法器敲打等聲音元素,以及跪拜、結手印、佛前獻花、上香、供燈燭等肢體動作融合而成的宗教儀式。構築佛教法會的基本元素有兩個,即「聲音元素」與「肢體元素」。本文的內容是對中國漢傳佛教法會中的聲音元素展開分析,通過聲音元素的視角論述漢傳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狀況,從佛教法會的聲音元素揭示佛教在華夏大地發展的歷程。
《星雲大師全集》贈書儀式暨「中華文化與人間佛教」論壇 武漢大學文學院召開
具有交通之處。 高文強教授認為:「詩言智:佛教詩學的文學史意義」。高教授指出,歷史上佛教對文學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佛教智慧在我們今天的教育體系中卻一直呈現為缺失的狀態。雖然「詩言志」與「詩緣情」是中國詩論的兩大主流,但是如果我們對中國詩歌做一個全面觀照的話,就會發現「詩言智」亦是中國詩歌中的重要一脈,例如東晉玄言詩便是一種講「理」的、與佛教有著密切聯繫的詩歌體裁。歷代高僧大德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文學修養,他們寫詩、論詩的目的都是「言智」,星雲大師亦如是。加之他們與文人有往往有密切的交往,種種因素都使得般若智慧成為寫詩、論詩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三位學者發言結束後,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于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