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佛光山的三寶山
佛光山1967 年開山時,我就設立了人間佛教弘法四大宗旨: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現在佛光山經過了第一個50 年建設,在硬體上大致的建構已經是三寶俱全的系統,因此在第二個50年,仍然以文化、教育為續佛慧命的重心,由宗務委員會領導,從原來的五院十會調整為 三寶山,繼續推動弘揚人間佛教。
陶淵明詩選 ─ 歸園田居 ( 其三 )
陶淵明詩選 ─ 歸園田居 ( 其三 )  Returning to the Fields
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學者齊聚祖庭分享碩果
圖說:學術研討會分組發表。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 人間社記者 妙月、應嬌 宜興報導 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討會 兩岸學者齊聚祖庭分享碩果 由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和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協辦的「第三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3月21、22日在大覺寺多寶白塔舉行。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師、以及來自大陸、臺灣、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波蘭等地區和國家共計75位專家學者出席。 此次發表論文70多篇,較往年增加許多,以學術方式討論星雲大師及其人.....
第三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佛光大學 第三屆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 研討會緣起: 佛光大學於一○二年四月成立佛教研究中心,以人間佛教為發展精神,致力於漢傳佛學及其經典之研究,批判地繼承傳統思想,創造地發展當代詮釋,促進佛教智慧底蘊與當代學術思潮之對話,使現代佛學之論述開拓出嶄新的研治格局。為實現此一開放之佛教論學平台,並確立人間佛教所引領的學術指標,佛教研究中心特敦請萬金川教授主持「《維摩經》與東亞文化」大型研究計畫,於2013年10月開始執行此一.....
佛光大辭典英譯人才第三次培訓 力求最佳譯文
英譯計畫目前在新加坡、香港、菲律賓、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展開,各地區在當地成立團隊,舉辦翻譯培訓,各區負責人也會回佛光山接受培訓,將新的觀念技巧帶回。 辭典翻譯從語言學、哲學、佛學的角度著手,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其翻譯的角度也有所不同,為讓佛光大辭典的英譯呈現多元豐富的樣貌,眾人經由不斷討論、思維如何使辭典英譯能夠做得更好、更進一步提昇。回到文字的原點,如梵文、巴利文、藏文、中文等語言探索,尋求最準確、最中立的英譯,在龐大的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中,將是團隊成員努力的方向。 圖說:現場提問─從不斷地討論、思維如何使辭典英譯能夠做得更好。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圖說:蘭卡斯特教授指出,佛學名相同一.....
跨文化佛法 ―《法華經》父子三喻英、法譯經
傳統觀點認為,由於典籍的神聖性,宗教經典在翻譯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某些扭曲。這種被稱為「語言正統派」的立場導致了經典的固化,如《古蘭經》就是一個例子,並使得一個全球性的宗教社群儘管內部存在異質性,卻因共同語言而得以團結。教會普遍接受的一種相對務實的語言立場是,為了傳教的使命,翻譯是必要的而 非邪惡的,因為那些翻譯上帝之言的人是受到祝福的,《聖經》亦然。《聖經》被翻譯成多種俗語版本,證明了它們不僅具有宗教價值,還有永恆的文學價值,如尼科洛.馬勒米(Niccolò Malermi)的義大利文《聖經》(1490)、英文的詹姆斯王(King James)欽定本(1611)和法文的路易.賽恭(Louis Segond)版本(1880)。雖然文言文版的《法華經》是從一種印歐語言翻譯而來,而非直接來自梵文,但它因其流暢的散文、優雅的韻文,尤其是胡適於《白話文學史》稱讚為「世界文學裏最美的寓言」,而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