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的。 除了指導實踐觀音法門之道,心保和尚也述說培養慈悲的方法,就是知道世間的苦。因為有苦,才需要慈悲;因為有苦,才希求解脫,所以世間的苦可以生起一個人的慈悲心。他勉勵大眾,在學佛的過程中,也許有很多事情不如所願,但其實是自己的知見有限,才會看不清諸法實相,「期許每個人都要提起堅固的信心,生生世世才能走在學佛的正確道路。」 主講人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 有法可依: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叢林學院共同舉辦的「觀音信仰」系列論壇,3月12日在法寶堂舉行首場講座「有法可依: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講,並.....
佛心企業 移地教學的自覺式管理文化
淨則國土淨,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課程特別邀請跨國際企業的立明集團總裁劉招明賢伉儷,談「從商之道與人間佛教的共融」,分享夫妻共創事業經營之道。談到自身成功的經驗是秉持著做生意與做人一樣的道理,要有情有義對待客戶,並以廣結善緣的心胸與對手相同時時奉行佛光山四給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法則,才能使企業的經營,邁向開闊的目標。 最後,妙凡院長總結,從商之道也是為人處世,做生意不只是賺錢,更重要的是賺一份善緣與歡喜。從做生意到做朋友,商場間也要有情有義,因為慈悲沒有敵人,最後連競爭對手都變朋友。劉招明夫婦是佛心企業家的典範,也是人間佛教的管理學成功案例。 佛法談的本就是心的.....
老莊的心齋靜默與楞伽禪的守心觀淨比較研究
在修行觀上是否具有執著的特點,取決於其理論體系中是否預設一個實體化的絕對本體。老莊有關注重守持、洗滌和修養心靈,以便歸真返本的思想與楞伽禪學思想多有關聯。 然而,由於楞伽禪學思想不是無有差別的,所以,它在修行觀上與老莊構成的關係呈現出較為複雜和殊異的情形。本文旨在揭示其思想的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
從書法到佛法
書法是中國藝術領域中的最高境界,能「達其性情,形其哀樂。」是無聲的音樂,紙上的舞蹈,能用毛筆書寫漢字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做一名書法家是人生最大的成就。當有人問我是幹什麼的,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是搞書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