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佛教學,共2060筆結果:
懷念星雲大師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
教研究院 懷念星雲大師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 文/宋滌姬 不少人質疑人間佛教不具備「神聖性」。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的線上課程「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第七堂課「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在9月1日邀請叢書作者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以多年研究觀察所得,解說人間佛教具有神聖性與普世性的統一。並邀請新加坡佛學院顧偉康教授擔任主持及與談人。 陳劍鍠教授從「凝視人間.悲智雙運」的角度來審視大師的作略及貢獻。星雲大師以影響、溝通、引導等行為使追隨者跟著他的節奏步伐,一起前進,並深為他所致力.....
/news-event/news/TSNews-000285/
三好校園共創造美好世界
/periodicals/5b4bfd9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抵抗時間鱷魚——吳炫三的生命哲學
/periodicals/698c0fd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第三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綜合報導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人間佛教座談會,為21世紀人間佛教高峰論壇。此座談會始於2014年6月13-15 日,同年12 月12-14日舉辦第二屆,旨在關注百餘年來佛教改革運動的理論與實踐,及佛光山僧團全球弘法實踐的寶貴經驗,邀請來自海內外的學者,如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 Lewis Lancaster、東京大學榮譽教授木村清孝、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教授、美國田納西大學宗教與亞洲研究所名譽教授 Miriam Levering 等數十位教授學者。並邀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學者暢談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大師指出人間佛教與自己、他人、社會、國家的關係是「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事因緣、心意和樂」,會後並將學者發表之高見結集《開放》及《人間佛教宗要》二本書。
/periodicals/832b50b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三、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
佛陀說法,都是隨弟子的根機利鈍,而有不同的教化,但是佛陀也有許多基本的思想、教義。例如,全世界公認的原始佛教時代,佛陀經常講苦、空、無常、無我;到了後期,才鼓勵信徒要行六度萬行,要發四無量心,要學四弘誓願等。
/periodicals/1e9446bd-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小欣的三好日記
/periodicals/2d6d2110-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三好校園頒獎 注入品德活水
/periodicals/2ceaa067-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三季人
/periodicals/2c68780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生活參禪記(三則)
/periodicals/2cc2621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三十五次緊急電話
/periodicals/3ce24de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