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對儒家思想的改造—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研究
星雲大師是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人間佛教大師,對中國乃至世界的佛教事業作出傑出的貢獻。他的人間佛教思想具有非常強烈的現實關懷色彩,對傳統的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和吸收,將其納入到佛家的思想體系之內。從而一方面促進佛教思想的入世性,一方面提升儒家思想的境界和內涵,實現雙向的利益和昇華,為中國的傳統文化之傳承和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將就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一書中,關於具有典型儒家文化色彩的「忠」、「孝」與「和」的思想之吸收改造,進行討論、研究。有鑑於佛教思想文化中,亦有「孝」與「和」方面的思想,因此本文也將區分佛教這方面的思想和儒家的相似與不同,從而認識星雲大師相關思想的歷史源頭。
星雲大師和佛光山與中國佛教文化的現代振興
中國佛教的新生典範—《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讀後感
對中國佛教前途的思考
物換星移,法輪常轉,佛教白印度流傳中土,轉瞬之間,已近兩千年。兩千年來,中國佛教在與儒、道文化既相互較量,又相互吸收融和中,歷盡坎坷,走過輝煌-挫折-復興的道路,本世紀後半期,又面臨新的挑戰。在這二十世紀即將逝去,新世紀的曙光即將升起之際,究竟中國佛教前景如何?它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將走向何方?如何再創輝煌?這是每一個佛子和關心中國前途的人不能不認真思考的問題。
中國佛教人文精神的歷史與未來
中國佛教淵源於印度佛教,而形成發展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中國佛教師保持了印度佛教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又在傳統文化的氛圍中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特質,其中最突出的是其對現實的人和人生問題的關注,這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特點。發揚中國佛教關懷現世現生的人文精神,使佛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不僅有助於現代的社會和人生,而且對佛教在現代及未來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佛教回顧和前瞻
本世紀中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之猛烈、犧牲之慘重,實為人類互古未有之劫難。風雲變幻,海立山山間,刀光劍影,遍野哀鴻,生靈塗炭,血肉橫飛,但歷史的車輪並沒有倒轉,真理畢竟勝過醜惡,反人民的、封建的、法西斯的力量終於失敗,民主的和民族主義的運動蓬勃興起,這就是兩次世界大戰中兩種力量較量的結果。
中國大陸佛教的現狀與未來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土,已近二千年漫長歷程,經最初幾百年的介紹接納,至東晉植根於社會,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宗教。它吸收本土文化的營養,不斷進行漠化,與儒、道二家鼎立於世,作為中華文化的三大支柱,支撐起中華民族的精神架構,其祥和社會、淨化人心之功,不可磨滅。
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
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  Selected Chinese Buddhist Texts in Modern Language
佛教中的「魚王」
佛教創自社會,在其發展過程中與海洋文化有不可分的連繫,通過對大海中的魚王敘事,為信眾勾勒出一個體積碩大、力量強大的魚王。從佛教於印度創生開始,到大乘佛教廣泛流行,這些魚王的敘事始終沒有斷過,除了成為慈悲利生的榜樣,更多的目的還在於引人入善,走上正道。中國文化中也有類似魚王的描寫,這是因為二國有同樣背景的海洋文化,故而想像出引人入勝的魚王敘事。在佛教經典與教義理論中,尤其是後期佛教中,魚王的身分發生變化,神祕光環越來越少,其出世性與救世性愈淡,破壞性則愈強,此為人們對魚王認識的變化規律。本文試圖揭載佛教裡的魚王功能及其變化,以饗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