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教授之邀,講述「慈悲與包容:社會動盪與政治兩極化的出路」。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致贈星雲大師的《心經》墨寶卷軸予Marcus Bingenheimer教授。 【人間社 李苑嫣 賓州費城報導】 2024年10月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美國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Marcus Bingenheimer之邀,於該系所講演,主題為「慈悲與包容:社會動盪與政治兩極化的出路」。妙光法師分享在社會與政治動盪中,如何應用佛教的慈悲與包容來應對當前的挑戰。參與者主要為人文藝術.....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中用深入淺出的解釋配合生動的故事,將深奧的佛法融入生活中。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本次研討會採用佛光山本土化委員會所編輯的英文共修唱誦版本,做為研討會期間2次共修法會的課誦依據,程序包括唱〈三寶頌〉、《心經》、〈讚佛偈〉、念佛、繞佛、靜坐、開示、誦念星雲大師〈為弘法善知識祈願文〉、三皈依、回向,將英文共修法會唱誦內容標準化。 ●熟練導讀技巧 豐富授課元素 提高學習興趣 北美英語弘法人才培訓 培養本土化尖兵 ●僧信平等 本土應用 共同弘揚「人間佛教」 圖說:英文共修唱誦版本做為研討會期間的課誦依據。 人間社記者張志誠攝 ●本土化建議 ●英文共修 唱誦統一 繼2017年於紐約鹿野苑、2018年於聖地.....
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意義與生命教育義涵
本文主要從關懷生命的角度切入,省思如何藉由較能為現代人所接受的方式詮釋佛教經典,如探究《阿含經》的「如實正觀」、「所作已作、不受後有」對離苦得樂、超脫生死輪迴有何助益?如何了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而確實「度一切苦厄」?如何透過《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令身心安住而無執、無著?如何讀解行證《維摩詰經》,才能如實地除病不除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引導一切眾生證成《大方廣佛華嚴經》所展現之清淨佛法界的具體修證方法又為何?如何依循《妙法蓮華經》而悟入佛的知見?而《六祖壇經》中六祖惠能最膾炙人心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對現代身心飽受煎熬的眾生有何啟發與引導?具體而言,本文藉由開展佛教經典詮釋的現代意義,乃至具體論析佛教經典中所可能蘊含的生命教育意涵,以期佛教經典更易於為社會大眾所接受,並藉由佛教經典之詮解與實踐,進而對實存之生命有所助益。
有法可依 首場觀音信仰論壇登場
「威神之力」,屬於「神力保佑型」。其二是《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經中闡明人們對淨土的想像與渴望,也揭示了觀音接引眾生至西方極樂世界的形象,屬於「淨土往生型」。 其三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法門,包括《心經》、《楞嚴經》,屬於「智慧解脫型」,最終目的是通過般若智慧教化眾生,使眾生獲得覺悟。其四則以《華嚴經‧入法界品》為例,李利安指出觀音大悲法門其實是一種善巧方便,菩薩救度眾生最重要的意義其實是引發人們的菩提心,繼而產生般若智慧。其五是《悲華經》,經中主要說明在信仰觀音的法門中,如何從現實生活的追求漸次提升,展現不斷向上的生命軌跡,最後達到帶領大眾共同成就的終極快樂。 心保和尚 分享修持心得 「在.....
從《勝鬘經》看佛教的社會思想理論
《勝鬘經》,漢譯全稱為《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印度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核心經典,也是自古以來一直深受中國佛教思想重視和發揚的一部重要大乘經典。
學者與行者探討《金剛經》 共論安心與成佛
住為本,開濶了大家的人生觀、世界觀及智慧觀;又感謝覺誠法師以弘法經歷示現了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的菩薩精神。同時推薦大家閱讀星雲大師著作《金剛經成就的秘訣》,進一步了解金剛經的法義。並預告5月1日「《般若心經》的空有觀」,將由佛光淨土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與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對談,由佛光山男眾傳燈會慧喜法師擔任主持。 《金剛經》的無住觀,影片連結:https://youtu.be/GJBQIQS3UY8 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李四龍教授 《金剛經》的無住觀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經典十堂課,金剛經 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因應疫情策劃的人間佛教十堂課,2022年「經典十堂課」4月1日播.....
讀星雲大師《六祖壇經》
星雲大師前後給信眾們講過多部佛教基本經典的經義,如《金剛經》、《心經》、《維摩詰經》、《六祖壇經》等,其中尤其重視《六祖壇經》。此次編輯大師《全集》又特意將《六祖壇經講話》放在了「經義」篇的首篇,乃至《全集》的第一冊,可見大師對此經的重視程度。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邀請郭朝順教授、慧知法師進行對談,由慧喜法師主持。 人間社記者 心曇 高雄報導 【論壇報導】從經論到現實 領略《心經》的般若堂奧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策劃「2022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系列論壇,5月1日第三堂課「般若心經的空有觀」由佛光山傳燈會男眾教育培訓組主任慧喜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院長郭朝順教授,與佛光山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進行對談,精彩講說於透過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