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水陸圖像跨宗教轉化 開展研究新視野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開創研究新契機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登場 【人間社記者 蕭惠珠 大樹報導】 近年規模最大、最具國際性的水陸畫研討會─「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11月21日起在佛光山舉行兩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沒有門檻的殊勝國宴」形容水陸法會的大慈悲心量,而且畫展和學術研討同時在佛光山舉行,參與者可以大飽眼福和耳福。 配合日前在佛陀.....
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會
.總名額250人,額滿為止。(參加人員必須全程參與) 3.報名費每人新台幣1000元,現場繳費。 4.觀察員報名表詳填如附件,報名通過者,將寄發報到通知單。 聯 絡 辦 法:1.聯絡人: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如玄法師 2.電 話:(07)6561921分機1120-1123 3.傳 真:(07)6561573 4.地 址: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5.E-mail:fbce@ecp.fgs.org.tw 注 意 事 項:1.報名表格與研討會相關訊息可至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網頁下載與查詢。 2.議程或論文場次如有變動,將不再另行通知,當天現場公告.....
以文教作慈善——佛光山深耕書香台灣
論晚明佛學的性相會通與禪教合流—以晚明佛教四大師為例
佛教思想對高行健作品的啟迪—以《靈山》和《八月雪)為例
西夏的佛教信仰和風俗
論佛教信仰的理性特徵
洞山良价與曹洞宗風
佛法無邊,任重道遠
宗教是人類歷史的產物,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在社會和人生的各方面發揮著重大影響的客觀現實。但宗教是會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變化發展的。佛教既是宗教,當然也是如此。
老莊的心齋靜默與楞伽禪的守心觀淨比較研究
在修行觀上是否具有執著的特點,取決於其理論體系中是否預設一個實體化的絕對本體。老莊有關注重守持、洗滌和修養心靈,以便歸真返本的思想與楞伽禪學思想多有關聯。 然而,由於楞伽禪學思想不是無有差別的,所以,它在修行觀上與老莊構成的關係呈現出較為複雜和殊異的情形。本文旨在揭示其思想的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
